第43屆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女子組賽事昨天(10)正式劃下句點,中華女籃以4勝1負拿下亞軍。但近日最引起各界關注的就是選手同樣都為國家出戰國際賽,但女籃選手每人一場的出場費是3000元,男籃卻有5000元,是引發各界質疑同工不同酬、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
此起彼落的腳步聲,迴盪在新北市的新莊體育館,第43屆威廉瓊斯盃國際邀請賽近日如火如荼進行,可以見到不少原民選手出列。
但9號職籃工會表示,女籃球員每場出場費是3000元,但男籃卻有5000元,質疑是同工不同酬,工會指出身為組訓單位的籃協,做了最壞示範;而男籃選手也透過工會表示,願意降價跟進,力挺平權。面對爭議,籃協坦言考量商業性,男籃票房較好場次也多於女籃,才有出場費的差異。
(籃協副祕書長 張承中:
出賽費的部分是在其實這一塊是體育署沒有補足,那是我們自籌的,男籃挺女籃非常好,因為籃協也挺男籃,籃協也挺女籃,只是我們這一次,是用商業性的合作的概念來詮釋這個問題。)
雖然事後籃協表示,將提供女籃每位球員2000元的「激勵獎金」補足差額,但激勵獎金跟出賽費性質本就不同,而這場爭議11號也延燒進立法院。
(民進黨立法委員 范雲 v.s 教育部政務次長 張廖萬堅:
出賽費也是薪資的一種嗎?(對,因為這是一種工作。)他們的工作是相同的嗎?對不對?所以這個已經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
(國民黨立法委員 洪孟楷 v.s 教育部政務次長 張廖萬堅:
未來國際,同一個盃賽,只要是同一個盃賽,球員的出賽費應該要一致,我認為應該要一致,能不能承諾?能不能下達行政命令?(我想這是對的,我想部這邊我們會跟體育署責成要求各單項協會。)以後必須採取一致的立場,我們會立即發文要求。)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也表示,體育運動各單項協會是國際運動窗口,未來如果有類似事件,將以扣除補助款作為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