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下周登場的巴黎奧運,在舉重項目將派出兩位原民英雄,分別是阿美族的選手-Tana郭婞淳,跟鄒族的方莞靈,要來為台灣爭取佳績。今天我們要請原視特派員-Batu,帶我們深入了解舉重運動。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lokah ta qaba kingan ga Batu Yumin
我是原視新聞特派員,郭婞淳、方莞靈挺進巴黎奧運,原視新聞將為大家來認識巴黎奧運的項目,sauqaljay出擊。)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這不是這樣練的,拿走。)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sauqaljay出擊
大家好,我是原視新聞特派員Batu,今天來到台北市立大學的舉重訓練場所,那一探究竟這個有重量的舉重項目,我們就有請來到有如黃金級的教練陳瑞蓮教練。)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大家好,我是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陳瑞蓮。)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還有以及他的選手來自卑南族的陳享瑜。)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inabayan大家好,我是來自南王部落的陳享瑜。)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我們就來跟教練還有選手聊聊,那其實在這一次的巴黎奧運,在我們原住民的選手當中也有不錯的選手,像是阿美族的郭婞淳Tana還有鄒族的方莞靈,那想詢問教練你怎麼看就是這一個選手,他在這些大賽中嶄露頭角,因為他其實也是在各項賽事出場率是算高的選手。)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其實像我們的舉重女神郭婞淳,其實她從國中的時候 對不對(嗯),她是享瑜的學姐,對,然後從國中的時候就開始,由田徑啊再轉為舉重,所以她本身自己的體能條件就非常好,所以她在從國中開始就慢慢,真的在國際上已經嶄露頭角了,那其中的一些艱苦啦,我相信不是運動選手的也不能夠體會啦,但是她今天有這樣的成就,確實就是一路辛苦走過來的。)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享瑜呢,因為就是像郭婞淳,剛教練說是學姐嘛,那是不是說在訓練上面,會看她的影片,或是說會不會去學習當作一個典範。)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會啊,會,因為學姐的動作在國際上,其實來講,其實算是滿前面的,所以我一定會去學習說,她的動作角度是怎麼樣,然後反覆去看他的影片說,我的動作跟她的動作會有什麼差,往這方面去改進這樣。)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其實因為我在上一次的採訪,也有訪問到林敬能教練,那林敬能教練其實有針對於郭婞淳的部分,因為他有提到說,她的弱項其實在深蹲的部分,那想詢問教練類似這個選手,可能在哪些地方可能需要去補足?那教練會怎麼去做提升呢?)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其實我覺得林教練他是客氣了啦,因為婞淳說她後蹲不好的,蹲舉不好的話,其實如果蹲舉不好,其實也就沒有辦法有這種預備力量,能夠把她的成績提升那麼高,所以我是覺得,可能是在婞淳所有的訓練項目中,可能只是蹲是稍微弱一點,但不是那麼弱啦,林教練客氣了,其實應該來講說,國人都對於郭婞淳寄予相當大的期望,那我們也是希望說,她這次也能夠再為我們台灣能夠奪下一面金牌,但是近來聽說她有一點小小的傷害,但是呢,我們對於她還是覺得說,有很大的期許,也希望婞淳能夠不要那麼緊張,對,然後開開心心地去享受比賽,然後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就好啦。)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因為其實在之前的報導當中,有發生一件事情,就是方莞靈在2021年的時候,有亞錦賽那個皮帶事件的發生,有一些爭議啦,那想詢問說,除了舉重舉起來的樣子,那是不是還有可能裝備上或是其他地方上,在舉重這部分有一些要求。)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其實上次那個方莞靈選手,那個事情就是說,我們的舉重規則就是,我們的腰帶部分不能超過12公分,因為莞靈她是49公斤量級的嘛然後又比較小,其實那個皮帶是沒有超過的,但是在於很嬌小的人身上,看起來好像特別大,讓裁判誤以為好像是有超過12公分,後來就拿一個尺去量嘛,然後後來發現是沒有違規的現象,這個舉動就打斷了選手的一個節奏,要上去試舉我的呼吸,我的步伐,這些時間上的拿捏,可能這節奏感就會被打斷了,那舉重的一些規則的話,其實就是所有的衣服啊,我們的手肘都要露出來,不能包,因為我們的規則就是不能有二次的動作,這些規則來講,我們舉重選手和教練都是相當熟悉。)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我來跟教練請教一些比較專業的問題,像郭婞淳她其實舉重的量級是在59公斤 (對。),方莞靈是在49公斤(是。),然後取得好成績 (是。),那想詢問說在奧運上面,有沒有什麼量級的部分?有什麼去做區分嗎?)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我們是依照國際舉重協會舉重委員會這邊的量級來做,一個奧運的量級的一個分布,然後呢,女子方面就是49公斤,然後59公斤、71公斤、87,還有最大重量87以上的量級,我們的莞靈就是打49的,我們婞淳就是打59的。)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像享瑜的部分,他的身高跟體重是比較歸類在哪一個量級?)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他是屬於比較算....已經算高一點的選手了,所以他在打大概102跟96公斤,這個量級是比較適當的,再上去一點的話可能就油脂太多,會影響速度。)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第二個問題想問就是,因為其實剛有給教練看一些畫面,那像鄒族方莞靈跟阿美族的郭婞淳,其實她們在抓舉的過程當中,這個動作其實大家都可以看到,那教練可不可以分析說,她們這些這個動作的一氣呵成,兩個選手的差別跟特色?)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其實像49公斤的莞靈來講的話,她身體的協調性非常好,她有時候抓舉起來,欸感覺好像晃了一下,但是她又可以接住,那我們的女神(郭婞淳)呢,她就是她的速度是非常好的,她的一個動作技術來講,有一段時間是世界各國都在模仿的呢。)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所以她們就是各個不一樣的?)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對,他不一樣的屬性。)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所以每個選手應該都有自己的特色(對)或技術上的。)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其實當然我們就是說,技術性大方向會比較像,但是選手個人有個人自己的特點,那會把自己比較擅長的特質,把它展現出來,那就會表現得更完美了。)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這邊可不可以分析一下享瑜他的動作,是比較像是學姐的舉重特色嗎?還是像協調性的部分?)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應該是協調性,他是比較協調性的,那我們家享瑜大致上,他現在應該來講就是說,就是他剛剛講的,軀幹,他軀幹的部分還是稍微偏弱,所以我們這一兩年,我們就一直在加強他的上半身軀幹的一個穩定性,當然那我們希望選手都能夠為台灣來發光發熱,然後因為莞靈在49公斤量級來講,她會比較辛苦啦,因為亞洲跟世界各國49公斤的,真的是就是人才濟濟,所以我們也是希望莞靈能夠放鬆心情,好好得享受比賽。)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享瑜呢?未來有沒有想要自己有沒有給自己的一個門檻跟目標,可能也是要跟學姐一樣站上奧運的舞台上面?)
(舉重選手 陳享瑜 卑南族:
會期許自己說到亞運啊奧運這樣的等級,一直都往這個方面去努力。)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那謝謝我們的教練還有選手。)
(台北市立大學舉重教練 陳瑞蓮:
謝謝。)
(原視新聞特派員 Batu Yumin(戴亞盛) 泰雅族:
今天很開心邀請享瑜和陳教練讓我們來認識舉重,看似簡單又不平凡的運動,我是特派員Batu,繼續為大家來認識原民英雄,參加奧運賽事的項目,sauqaljay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