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設計工作的杜爸爸,重視家庭兒女,工作時間彈性的他,可以多參與兒女成長過程。但提到周遭朋友,就沒這麼慶幸了。
(民眾 杜志華 卑南族:
(參與成長過程)很重要 而且我又是女兒 第一個小朋友是女兒 會特別撥時間去照顧她 那像以做工地 他們儘量能不請(假)就不請 他們公司的福利 可能沒有這麼的完整 而且他們的薪水又是 你今天有做才有錢 經濟的問題 會是在旅北原住民爸爸這邊最大的考量)
這也許是許多家庭的縮影,兒童福利聯盟公布2020男性育兒概況中,有8成的父親,沒請過育嬰假、家庭照顧假,近3成沒請過5天的有薪陪產假,雖然政府已有明定育兒福利規範跟津貼,但經濟壓力及社會觀感,是爸爸們放棄育兒假的苦衷。
(兒福聯盟執行長 白麗芳:
將近四成左右因為擔心經濟壓力 第二個就是擔心說 請了(假)以後會影響考績或升遷 還有兩成左右的爸爸會擔心 如果留(職)停(薪)以後 會沒辦法恢復他的職務 可能爸爸說要請假 可能(雇主)就會問說那你的老婆呢 你的太太呢,就是感覺上大家還是沒有認知到說其實爸爸媽媽還是都應該負起這樣(育兒)的責任)
兒福聯盟調查顯示,仍有超過2成爸爸指出,公司未依法提供育兒福利。因此兒福聯盟呼籲政府,加強監督企業育兒福利,也建議有薪育兒假中,父親須占一定比例,也鼓勵社會大眾,支持父親參與育兒的重要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