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年代的部落教育氛圍,除了因應當時推行國語運動之外,也鼓勵部落孩子到平地學校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也是部落人文教育、族語傳承及傳統農耕知識式微甚至斷層的因素之一。如何透由民族教育,讓族人的孩子找回自己的部落,我們一起來看「把人種回部落去」。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masnanava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我們透過這個戶外教學,然後做實地去做這個,讓小孩子實地的去看,去觀察 去接觸,當然是內心是,因為這個並不是圖片,並不是影片,並不是在學校的課程,可以教給小孩子的,慢慢的累積它自己的那個知識,除了知識之外,還有那個愛鄉愛部落,那個並不是我們可以去評量的,那我相信我滿期待小孩子,一定會更愛自己的部落,也更愛山上的森林與河水,動物 昆蟲, 長大之後一定會去想,我要愛護我的部落)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masnanava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好 看這邊這個,我們講說這個dukipi(盾牌),這個就是那個盾牌,所以你看到這個,這種,這個叫做什麼,國語叫做什麼,這個圖騰,這個圖騰就是盾牌,我們那個校門口的柱子有,你看到這個就是,那天主教把這個,拿我們這個文化,當作他們一個特色,等一下往那邊繞,多了解一下這個東川)
(霧臺國小學生 Ciyamahe Rukai
Isnavaan tu uvaaz Ciyamahe Rukai
昨天晚上,抓了很多的蟲,然後 也讓我認識很多的蟲,然後今天,巴正義老師帶我們去認識大武,讓我更了解大武,們去認識的,因為雖然我是大武人,但是因為我都在霧臺讀書,所以不是很認識大武)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Liskadaas masnanava Kuliw Basjiam Paiwan
我常常講一句話叫做,本土化就是國際化,其實現在普遍部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受到,主流文化影響,3C啊,或者說跟著家長一起到平地生活了,但是我們透過戶外教育課程,他們回到部落,他們要在山上,甚至像我們之前在河谷,住過一個晚上,這是孩子前所未有的體驗的,加上我們今年度,把分校的孩子也納進來,這給他們一個,給他們的視野做了非常大的開拓,其實我覺得這個對孩子,是最初步的影響,他們真正的走進這個山林,去體驗這個山林)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Liskadaas masnanava Kuliw Basjiam Paiwan
因為我們學校發展理念教育,也就是我們的民族教育,已經好多年了,然後有一個外部資源可以進來,我們是希望課程,可以在透過中山大學,把課程加深 加廣,然後帶進外部的資源 ,而不是只有一直在重復去執行,我們的傳統的文化,而是希望你能把它拓展到,從過去連接到未來,我覺得跟中山大學的合作計劃,有做到這一點)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邱俊翰
Isnavanang sia daikaku tu bunun 邱俊翰
像我在設計課程當中,其實我最主要就是想要把,這裡的部落文化 環境 生活,融入在課程當中,讓小朋友可以更貼切地,去做學習,那像昆蟲的部分,其實第一次會認識昆蟲,是因為我想要是讓小朋友,從森林裡面山上去做學習,小朋友其實看到昆蟲,是非常地興奮,其實在學習當中,其實你可以看到小朋友在,就是觀察昆蟲是非常的用心,他們會仔細去看,這為什麼黃黃的,這為什麼白白的,可以就是更加認識,部落其實有這些,很漂亮的昆蟲啊,很奇怪的昆蟲又很特別)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邱俊翰
Isnavanang sia daikaku tu bunun 邱俊翰
第二次我帶他們去,看水生的生物 魚類,是因為我想要反映在,他們在課堂上中,有上過魚類的東西,那我想要讓他們,不再只是看圖片,讓他們親自去找魚類,不是魚 來教室裡面找他們,因為我們不可能,把部落所有的東西,都搬進教室,我們應該要把學生,帶進部落去做學習)
(霧臺國小學生 Gilagilau Paiwan
Isnavaan tu uvaaz Gilagilau Paiwan
(這次我們戶外教育課程裡面,你覺得最難忘的是什麼)我們去溪流 看魚(那你有看到哪些魚讓你最印象深刻)苦花 還有馬口魚,還有一個,長條的不知道叫什麼,我看到那些魚的時候是,很多 然後躲在洞洞,希望他們,還可以再更多一點,只要我們人,都不要再過度取撈)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masnanava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愛部落的孩子,愛上教會的孩子,不會變壞,就算壞 也不會壞的很可惡,因為我的觀察是這樣,你只要愛部落,都要展現,因為我的部落其實滿期待,我是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不可能 他知道,如果你當一個壞人,部落的人會難過,一定是期待說,他會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所以他都會表現自己,而且是把工作做好,把學業讀好,所以那是我認為的,如果說他的孩子,跟部落的連結好,也不會壞到哪裡)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邱俊翰
Isnavanang sia daikaku tu bunun 邱俊翰
我第一次想要把,樂仁國小的部分帶上來,是因為他們其實是,在都市的正中心的一個學校,那其實他們沒有接觸過,任何不同文化的東西,那在這個我也帶上來動機,是因為我想要讓他們, 去尊重不同的文化,可以更了解其他不同民族的一些文化知識啊,還有一些智慧,那上來的時候,其實我發現,這個樂仁國小的小朋友,他們在部落學習當中,像我們在介紹植物,在介紹一些傳統的東西,制作傳統的美食,他們更專注於在他們的學習當中,那在這些當中,霧臺國小跟樂仁國小 ,就是這兩天當中,從第1天開始可能比較陌生,到第2天他們,就是互動會非常的熱烈,會互相的扶持這樣子)
(聖功樂仁國小老師 莊捷安
masnanava 莊捷安
早上的就是部落的巡禮的時候,走過那些山林的時候,我發現他們開始把他們的課本上,還有我們課堂上,以前只是看過圖片看過影片,可是現在他會觀察,然後會去聞 會去看 會去摸,我覺得很感動,就是說他們真的是能夠,跨出我們的教室,跨出我們的城市,然後來到這樣的美麗的地方,那不管他們是累 還是充實,我相信不管怎樣,都成為他們經驗,那既累又充實,那是最好的事情,那我覺得這是我在這兩天,最大的一個收獲)
(聖功樂仁國小學生 許紓瑜
Ismavaan tu uvaz 許紓瑜
(你來這邊學習,有沒有什麼很多的心得,或者你有收獲什麼),那個去急流泛舟,盪那個鞦韆,然後盪鞦韆,抓的手,就抓的時候手有點痛,然後在一般就平地都體驗不到)
(霧臺國小學生 Sula Rukai
Ismavaan tu uvaz Sula Rukai
我覺得這些課堂 ,(讓)我收穫滿滿的,可以認識很多的植物,也知道怎麼保護,我們部落的環境,如果我看到客人亂丟垃圾的話,我就(會)禁止他亂丟垃圾,也不要摘除這邊的花,或者是樹那些的東西,然後也可以叫他們,一起保護這個環境)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Liskadaas masnanava Kuliw Basjiam Paiwan
其實原住民文化,在主流社會裡面,其實很明顯地是很弱勢的,但是孩子當他們發現,他們所研究的東西,我們老祖先留下來的東西,是被人家注意的,人家很急切需要的,很有求知心態在這一塊的,他們會覺得,哦 今天換我是你們的,我是被你們需求的,而不是說,我們一直仰賴主流文化,而今天是主流文化,反過來去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指引他們些什麼,我覺得這個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轉變,也給他們的,在自信心上提升很多,這樣的轉化過程之中,孩子會對民族教育,對我們的文化覺得,更應該保留 更應該重視)
(霧臺國小老師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masnanava Dralrawsu Pacekele Rukai
俊翰這個人滿喜歡山上的,我也不知道,是因為他要當老師還是什麼,還是他是應付他的課,可是我慢慢跟他接觸之後,我發現他很喜歡山上,而且 其實我從他的做事,還有他帶孩子,有時候滿佩服這個比我們,(是)我們的小輩來說,有一些地方真的是比我們優秀,比我們有愛心 耐心)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邱俊翰
Isnavanang sia daikaku tu bunun 邱俊翰
在巴老師身上 我學到一些,原住民文化的東西,還有不管是他們,傳統文化的東西,傳統技能的部分,他也帶我,認識了部落的環境 部落的人,讓我覺得我自己好像不再只是外人,我覺得我已經是這裡的人了,那我每次回到這裡的時候,這三年來 從一剛開始,就是開車這樣子上來到,有可能今天是最後一天,那上來這裡,其實都非常的不捨,如果未來有更好的能力的話, 我也會回來幫助這個地方)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Liskadaas masnanava Kuliw Basjiam Paiwan
對於未來戶外教育的看法,或者我的期待,其實講實在話,帶孩子到山裡面,相對的責任壓力很大,如果說有更多的老師加進來,其實不光是,在學生照顧的品質上面會更好,其實這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自我專業的增能的部分,當然 我們也希望,更多的部落人士能夠加進來,教育是部落的,不是只有學校的,大家一起把智慧分享給孩子,孩子從中去學習,養分足夠孩子一定是長得好的)
(霧臺國小主任 Kuliw Basjiam Paiwan
Liskadaas masnanava Kuliw Basjiam Paiwan
不管是實驗教育,或者說本位教育這兩個部分,其實大家都會覺得很彷徨緊張,會想說我們到底要做什麼,家長也會覺得說,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白老鼠,或者說學這些傳統的東西,對未來有用嗎,對將來的主流社會有用嗎,但是其實我們現在,可以在各大媒體上面看到,其實很多走傳統文化的人,現在正在世界的舞臺發光發熱,我覺得我們的孩子不輸給任何人,他們有他們的能力去發光發熱,然後像說老師層面,大家會很緊張,但是我覺得要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孩子的未來,做教育的人要有一點傻勁,雖然很辛苦 這是一定的,很彷徨 大家有點束手無策,有點茫然無助,但是我覺得要有傻勁去衝,帶著孩子去衝,只要對孩子好的事情,我們就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