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新聞不斷報導,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東部地區接連遭受罕見乾旱與豪雨衝擊,導致災情頻傳。尤其攤開過去10年單日最高溫排名,高達7天都發生在今年夏季,更連帶影響像是核能發電行為,必須視海水溫度升高,執行降載策略。
(民進黨立法委員 賴品妤:
高溫不只其實是在生活中,讓我們覺得熱,實際上其實從核電廠的例子看到說,我們未來的能源設備和發電方式,也必須要能夠適應高溫)
學者也直指,台灣雖然在防疫作為上表現亮點,但在抗暖化方面,卻是起步慢、警覺低,呼籲政府應儘速從科學層面、衝擊研究到調適策略等政策規劃,加速推動。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 許晃雄:
台灣防疫防災做得很好,是因為我們有傳染病防治法,因為我們有災害防救法,所以我們可以超前部署,那在抗暖化或防暖化的過程當中,它是武漢肺炎的百倍以上衝擊,所以我們一直認為氣候變遷法案,是非常必要的)
24號綠營立委齊聚共推「氣候行動」,預告將在這個會期,提出《氣候變遷法》草案,E00立委伍麗華進一步援引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的「地方社群和原住民平臺」,呼籲政府在決策過程,必須廣納多元族群,才能掌握各族群確切需求。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未來我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我們非常地希望能夠清楚地去制定,全民參與的機制,讓各個不同的社群 不同的年齡層,都能夠去就他們對環境所感知到的,一些知識或者是理解,然後去提供因應的政策方向)
國際間已將氣候變遷視為重大危機,目前歐洲與亞洲多國,都已把「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納入國家發展,這次綠營立委也帶頭呼籲政府,基於人權、產業與環境考量,政府應儘快訂定台版的綠色轉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