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完最後一塊木板,涼亭正式完工,位在南投埔里的暨南大學原住民專班學生,親手建造原住民傳統涼亭,雖然過去沒有建造經驗,不過秉持對文化的傳承使命,奉獻暑假期間,為傳統文化貢獻心力。
(暨大原專班學生 Teymu(孫浩文) 賽德克族:
我想傳承以前老人家蓋房子的智慧,真的很厲害,其實這個涼亭是我的初作品第一次做,所以我才聯合我跟我一個學長,一起想好一起寫企劃。)
(暨大原專班學生 Saridiyu ljasapai 排灣族:
其實我們沒有經驗,我們都是去問老人家或是前輩,過程中其實滿辛苦的,因為只有兩個人做,成果出來我們是很開心的,比我們預期想像中的還要好很多。)
這座傳統涼亭建造在暨南大學原住民保留地,也是原民專班上課或舉辦活動的地方,專班主任表示,未來可以藉由涼亭,吸引對原民文化有興趣的學生。
(原住民專班主任 邱韻芳:
課程活動他們其實來聊天都可以,可是我們學生有更多的想法,他們其實希望透過這個場域,可以讓非原住民的學生,有機會認識(原住民文化),所以他們之後會辦一些活動,讓非原住民學生可以來。)
暨大原保地上,也設有其他傳統建築,過去都是由長輩指導,主任強調,這座傳統涼亭是由學生自主完成,更具傳承意義,也期盼透過這兩位學生的影響,讓年輕一代意識傳統文化的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