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圖書館,從10月開始,安排一系列文化講座,昨天(4)邀請到太魯閣族講師-謝金水,分享樂器與族群文化的關聯。
清脆響亮地敲出太魯閣族木琴音樂,讓學員們目不轉睛。台北市立圖書館10月4日辦理「太魯閣族古層四音器樂」講座,由太魯閣族人謝金水,分享樂器與族群文化的關聯。
(講師 謝金水 Truku
Emptgsa
謝金水 Truku
我還想說就是把我們太魯閣族的4音 Re Mi So La這個音樂,透過這個樂器將我們部落的早期的一些音樂,或者是它的在祭儀的部分 ,或者是說在它生活的一面 ,能夠透過這個樂器跟古調在一起展現。)
其中太魯閣族的馘(ㄍㄨㄛˊ)首笛,引起學員好奇。經過講師說明,馘首笛是為了慰藉首級的靈魂而吹奏,還現場製作解釋,才讓學員明白樂器背後的儀式及發音結構。此外,講師也帶了口簧琴吹奏,讓學員見識它的廬山真面目。
(學員 孫先生:
Tnegsaan
Snaw孫
像口簧琴的部分,因為之前可能有聽過這個聲音,但不太確定這個樂器是什麼,發出這些聲音,今天也才知道樂器長的樣子。)
除了太魯閣族的樂器課程,台北市立圖書館也安排其他族群文化課程,像是泰雅族弓織及阿美族樂舞,希望市民有更多認識台灣原住民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