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齊聚,為國家領袖祈禱祝福,這是去年6月,第19屆國家祈禱早餐會的教會牧者領袖,為總統蔡英文祝禱畫面,然而今年原訂要在10月30號舉行的國禱會,卻在前一天,臨時喊卡。
根據了解,因為籌備會中部分成員,對於總統蔡英文就同志婚姻立場有所疑慮,加上日前大方表態、鼓勵民眾,上街參與10月31號的同志大遊行,因此在10月27號召開線上臨時籌備會,以投票方式,多數決同意,建議總統不必出席。事件延燒到29號上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決定,不參加今年國禱會,並退出籌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Abus Takisvilainan 布農族:
歷屆的國家祈禱早餐會,其實都有邀請總統到場還有致詞,就是我們表達,眾教會對國家和元首的關懷,這個也是我們二十屆以來,最重要的目的,特別是第二十屆的國家祈禱早餐會,它的主題就是愛無國界,因為單一的議題 立場的不同,造成總統是否到場的疑慮,那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如何見證,在基督裡愛無國界)
就在長老教會總會發布退出聲明沒多久,第20屆國禱會籌備會也發出聲明,內容寫到,"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也基於教會對於不同價值觀,恆久忍耐與恩慈的信念,決定停辦。"而這也是國禱會自2001年舉辦以來,首度取消。學者猜想,由台灣跨教派教會人士舉辦的國禱會,概念發想自美國的"白宮祈禱早餐會",不過兩者光在國家民主發展歷程,與文化脈絡背景下,存在諸多差異,因此本質意涵勢必不同。加上,目前的國禱會偏重於單為"元首"禱告,而非"國家",因此這次停辦,也間接透露出,許多隱而未顯的問題。
(北醫大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 林益仁:
問題就是出在它把那個焦點,就放在元首身上,放在只有一個單一的議題,叫作同婚,但是國家禱告會,基督徒的國家禱告會,有太多事情了,這些事情重要程度,沒有輸過這個同婚的議題呀)
(台北市玉成長老教會牧師 Canglah Kolas (呂哲敏) 阿美族:
過去以來不曾聽聞過,他們有特別針對原住民,來做什麼樣禱告的取向,但是就我們台灣原住民,在面對這樣(各樣)問題的時候,我覺得國家祈禱早餐會,應該要更多在這當中裡面,提供禱告的取向之外,也能夠提供政府有正面的引導)
事後總統蔡英文29號也透過府方回應,今年國禱會以"愛無國界"為主題,而台灣能夠成為亞州第一個婚姻平權合法化的國家,正是體現了台灣透過民主,捍衛人權,展現社會多元與包容價值的重要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