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記者
Araytay/烏晬/王志明 台東蘭嶼

雅美族小米文化神聖  延續生命的糧食

早期蘭嶼島上的傳統主要食物,有地瓜、芋頭、刺薯 ,小米等農作物,但是近10多年來,漢人文化逐漸滲透蘭嶼島,族人的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現在除了年長的族人還吃這些傳統食物外,大多數的年輕族人都不再吃傳統食物,現在蘭嶼島上種小米的族人愈來愈少,年長的族人憂心小米文化會流失,因為蘭嶼的小米有非常深遠的傳統文化意涵,帶您來看達悟族的長輩,敘述蘭嶼的小米文化專題報導。

蘭嶼島上傳統的主食有芋頭、地瓜和小米,由於時代快速變遷,台灣的飲食文化快速的進入到蘭嶼,影響了蘭嶼族人的飲食,蘭嶼島上種小米的人逐漸減少,族人憂心小米會消失在蘭嶼島上,部落婦女回憶起早期的老人家種小米的情景

(蘭嶼鄉野銀部落 婦女 馬月英 Yami
tao do jivalino    馬月英  Yami
以前他們老人家就是這樣子,要用一大片的地,一大片的地,我們一個村落一起去砍(開墾)地,砍完以後就開始要種小米撒小米,小米長了慢慢長就有小草雜草要除草。也是大家一起去除,小米成熟了大家也是一起不管男的或者是女的,大家都是要一起去割收割。男孩子的工作是要把摘下來的小米,割下來的小米一捆一捆的綁。)

蘭嶼島的面積有48.3892平方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雅美族人在有限的土地上,很有智慧的栽種多樣的農作物來溫飽家中的人

(蘭嶼鄉紅頭村 文史工作者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tao do Jimowrod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這是巴丹島那邊的旱芋頭keytan 真正的我們蘭嶼的旱芋頭在那邊,就在那裡,我們為什麼不除草,因為這個時候太陽很大,怕它的根部葉柄
容易被太陽晒的受傷,所以那個草還可以遮蔽這個陽光,所以我們暫時不除草,等到差不多9月11月的時候,我們再把它除草,那個時候的光線比較弱了一點)

蘭嶼島上較年長的族人,非常重視小米的文化,尤其是蘭嶼原生種的小米,族人說目前蘭嶼種的小米只剩2種,所以一定要傳下去

(蘭嶼鄉紅頭村 文史工作者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tao do Jimowrod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最原始的品種就是這種的,這個我們叫做vorok 這個就是aray)

(蘭嶼鄉野銀部落 居民 林杉樹 Yami
tao do jivalino   林杉樹  Yami
我覺得蘭嶼種的小米是一定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就好像這個芋頭,我們是講祖先吃過的芋頭一直傳下來,當然我們有這個想法。)

(蘭嶼鄉紅頭村 文史工作者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tao do Jimowrod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種地瓜、種芋頭、種刺薯芋patan,還有山藥 還有種小米, 我為什麼這麼做最主要是讓我們的文化延續下來,讓我們的年輕人看看我們的長輩,那麼辛苦的延續我們的文化,希望他們能夠很自動的去學習我們長輩們這樣的做法,讓我們的文化延脈相傳。)

在原住民族各族群的習俗裡,在播種小米時都有特別禁忌,而蘭嶼雅美族種小米期間也有禁忌

(蘭嶼鄉紅頭村 文史工作者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tao do Jimowrod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剛剛種小米的時候,老人家會交待我們,尤其是團體性的,你們不能吃章魚就是八爪魚,也不能吃烏賊,還有一種墨魚之類的,也不能吃海膽還有小海膽,為什麼,因為海膽會讓小米沒有長果實(穗子)~~所以這些通通禁止吃,到了收穫才開始吃。)

(蘭嶼鄉野銀部落 居民 林杉樹 Yami
tao do jivalino   林杉樹 Yami
之前有一些要注意的,講很吉利的話不要講不吉利的話,會影響收成,儘量能夠面向東方有希望,你不能向西方。你撒不能向西方表示你要走掉,各部落的禁忌是不太一樣。)

到了收割小米的季節時,雅美族人會盛裝收割小米,在搗小米時會唱針對搗小米的歌,來感謝造物者的眷顧

(蘭嶼鄉紅頭村 文史工作者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tao do Jimowrod        Syapen Monot(周朝結) Yami
我們紅頭的vaci就是打(搗)小米的,歌是這樣,希望每年都有豐收的小米,神阿!希望祢每年都給我們這麼多的小米,我們新的這個杵來打(搗)小米,拿來打(搗)小米)

蘭嶼族人表示,早期蘭嶼在颱風天缺乏食物時,小米是溫飽家人的食物,另外對年老、體弱多病及剛生產的婦女,小米是增加身體養分最重要的食物,小米是神聖的食物也是延續生命的糧

(蘭嶼鄉漁人村 婦女 希婻.紗旮燕 Yami
tao do Jiratay     希婻.紗旮燕  Yami
我們有一句族語說這小米是延續生命的糧,對婦女而言,尤其剛剛生產完的婦女,有很多食物上的禁忌她不能吃,但是唯有這個小米,所以每一個家戶會有一個小米倉來儲藏,然後生完產了之後,先生一定要打(搗)小米,然後做成小米粥,那個是要很稀的,因為過去沒有奶粉,頭3天奶水比較不足,必需要靠這個小米粥的水來補充奶量來哺乳。)

(蘭嶼鄉椰油村 文化工作者  夏曼 美希法(王桂清) Yami
tao do Jiyayo     夏曼 美希法(王桂清)  Yami
其他的食物只可以保存幾天或者是一個禮拜,唯獨這個小米粒可以好幾個月,而且也不容易壞,因此除了說飢荒也成為年長的族老牙齒咬不動的,他可以用吸式的吸,也成為生病的族人,可以當作流質的食物來咬食,尤其是體弱的孕婦,或者是沒有奶水哺乳的,或者是比較肌黃消瘦的孩子,可以讓他去吃這個食物,所以把這個小米當作比較神聖)

小米在早期是蘭嶼島上的主食,小米也是族人視為送禮最貴重的禮物,尤其見到嬰兒時就會送小米為禮物,因為小米有豐收和繁衍之意,而收到禮物的家人會非常喜悅且永遠記得

(蘭嶼鄉漁人村 婦女 希婻.紗旮燕 Yami
tao do Jiratay     希婻.紗旮燕 Yami
第一次到鄰居家,若是主人在的話,他會非常的高興,因為每一個人看到嬰兒都會很高興都要送一份禮物,最好的禮物就是小米,因為它(小米)象徵著豐收,因為它(小米)是很多,然後就是繁衍,它(小米)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象徵。會送這個小米給這個小孩子是說孩子的禮物,當媽媽的會非常非常的高興,她會把這個訊息告訴她的家人說,這一把小米是嬰兒弟弟妹妹們第一次別人送的禮物,所以對一個家族來講是刻骨銘心非常非常喜悅會一直記得的)

雅美族人雖然會栽種農作物,但是海洋是男人的獵場,所以 當自己的孩子捕獲第一條魚時,做父母的會拿小米粒祝福這條魚

(蘭嶼鄉椰油村 文化工作者 夏曼 美希法(王桂清) Yami
tao do Jiyayo     夏曼 美希法(王桂清) Yami
孩子在捕獲第一條海洋的漁獵的生物的時候,父母親會盛裝類似穿這種的有金片,拿著小米粒在魚的眼睛唸唸有詞,或者魚的嘴巴唸唸有詞祈福這條魚,常常看到我的孩子,常常吃他的東西,這個象徵希望他漁獲未來的漁獲會很豐盛 )

台灣的原住民族群,都有不同的小米傳說故事,豐富了小米文化的意義,而相同的是每個族群都以神聖態度保存小米文化,更用感恩的心舉行小米感恩祭,飽滿的小米穗靜靜的垂下,似乎告訴族人做人要謙卑,如同小米謙卑的接受著族人為它們舉行的小米感恩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