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看待霧社事件,總是以抗日及親日的二分法,看待當年賽德克族人的不同立場,霧社事件雖已過了90年,但親日或抗日的論述,至今仍困擾著賽德克族人。
(賽德克民族議會總召 瓦歷斯‧貝林 賽德克族:
這個抗暴的事件當中,從日本人的解讀上,我們是暴民,從後來中華民國對於這個歷史的一個說法,我們是抗日,所以變成說中間,我們自己的一個詮釋,我們自己怎麼去說這個歷史,並沒有讓我們做一個,真正的一個發言權。)
(原民會聘用委員 吳永昌 賽德克族:
所以它絕對不是說因為是,所謂的一個親日抗日,用二分法去做一個詮釋,而且很重要的一個立場,我們不是站在日本人(立場),去打我們自己的族人,甚至起來抗暴的,對抗日本人那些族人,他也不是站在中華民國的這樣的一個位置,去起來抗暴。)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霧社事件發生本質,賽德克族語言文化學會,跟靜宜大學合作,辦理"真正的賽德克:賽德克民族視野下的霧社抗日事件"特展,希望讓大家對霧社事,有更多元觀點。
(靜宜大學人社院長 郭俊巖:
這樣的一個合作,除了讓我們這個學生,從大學碩士博士,對於原民的內部的公共事務的參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我們靜宜大學,原住民學生的,文化認同族群認同。)
(靜宜大學學生 Kimi Yudaw 太魯閣族:
霧社事件的90周年特展,然後我們有在這邊看到很多的照片,然後還原真相的歷史照片,我覺得非常對我們,我們會有更認識我們自己。)
今年適逢霧社事件90周年,賽德克族人辦理特展,希望更多人看見,賽德克族視角中,對於霧社事件發生的各種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