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路段之前,還要留意對向來車,這是位在新竹五峰的122縣道43.5公里路段,也是五峰鄉內桃山等部落,連外的主要道路。但要順利通行,還得看天氣狀況。
(桃山村居民 溫錦榮 泰雅族:
因為那邊有水溝有小溪,颱風下大雨 我們都不能回去,要進來也不能進來,要下山也不能下山,除非說那個水退過去以後,我們才會上來)
(桃山村居民 凱撒‧巴燕 泰雅族:
坍方我們就從這邊啊,繞啊倒回去繞白蘭,再下去那邊(山下)(這樣會比較久)當然要多一個小時)
(記者 Aras Sawawan 卑南族:
位在新竹五峰的122縣道43.5K處,只要風災一來就容易坍塌,影響居民出入,那你也可以看到道路大概,只有6到7公尺的寬度,兩車相會其實相當不便,因此新竹縣政府預計在,43.2K直接截彎取直,搭設橋梁銜接43.8K處,保障民眾用路安全)
(新竹縣工務處養護科長 張淇銘:
我們是預計明年大概是先辦理,規劃設計以及用地的取得 ,順利的話明年年底可以來,辦理工程的發包,那預計在後年來進場動工施作,然後我們是預計設置,預力箱型樑的一個高架的橋樑,它的落段高度非常地高,大概有到60~70米高,所以它們經費是相對,較一般橋梁來地高)
這次新竹縣府獲得3.9億的建設經費,五峰鄉公所表示,橋樑建設對鄉內有很大幫助。
(五峰鄉公所祕書 羅詩偉 泰雅族:
其實在防災上面這樣子的一個,防預的準備工作上,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幫助,可以減少非常多政府的經費(修繕),那當然在交通的運輸上面,也是我們五峰鄉最重要農產業,觀光 重要的道路)
新竹縣政府預計,橋樑將達235公尺,路面寬度在10公尺左右,並將以原民圖騰設計,期望給居民一條安全的路之外,也帶動鄉內觀光。不過仍有五峰鄉民反應,鄉內道路仍有多處過於狹窄不便,希望政府持續關注原鄉道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