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記者
Ranaw Valjius/花嘉忻 編譯

澳洲原民自主發展漁業 改善食安問題

位於澳洲北領地的Maningrida社區(馬寧里達),由於地處偏遠,當地族人的食物和民生用品,大多仰賴船隻運送,不只費用昂貴,無法確保食物的品質之外,長期以來更影響族人的健康,現在,族人透過發展漁業來改善食安問題。

(Families as First Teachers計畫專員 Felicity Hayes
垃圾(食物)對社區有害,我們的漁業必須做些什麼,為了我們,為了社區,讓它變得更好。)

事實上,2008年澳洲聯邦最高法院通過的《藍泥灣判例》,早已肯認原住民族擁有海域的無限制使用權,包含商業性以及休閒漁獲的權利。然而,超過十年的期間,北領地政府和北方土地理事會協商過程緩慢,商業漁船進駐濫捕,加上現有執照的限制下,族人只能捕抓低經濟價值的魚類,根本無法獲得應有的權利。

(當地原民機構BAC 企業開發部經理 Rowan McIntyre
我們試著證明,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以藍泥灣判例為基礎邁步向前,(族人)他們期望在自己的傳統水域,透過漁業獲取更多益處。)

透過當地原民機構BAC的發展計畫,族人得以租借商業執照,成立第一個由原住民族營運的企業,結合傳統生態智慧,堅持所有漁獲都是在地處理,也為社區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員工 Jerome James 雍古族
我喜歡這份工作,我們期望更多青年加入漁業,希望更多男孩來這裡工作。)

(當地漁夫 Don Wilton 賓尼奇族
我感到很驕傲,可以賣魚給(這個)社區,甚至是拉明吉寧和達爾文地區。)

目前,族人仍積極要求北領地政府落實《藍泥灣判例》賦予的權利,擴大原住民族在商業漁獵執照的權限,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取最大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