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記者
No (林遠沖) 苗栗後龍

民族實驗學校缺原民師資 校方面臨大挑戰

不論是目前正在施行民族實驗教育的小學,或是一般原鄉地區學校要進行民族教育課程,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缺乏具有原住民族文化素養與知識體系的教師,來一起承載目前所需的民族教育課程。

(苗栗縣汶水國小校長 黃秀英 泰雅族:
就我學校目前的狀況來講,我學校其實代理教師比例偏高,然後再來就是漢族的老師,比例也偏高就變成說,我們其實在推動民族教育文化課程,會是我們一個比較嚴重的一個,師資斷層的一個部分)

(台中市博屋瑪國小校長 比令‧亞布 泰雅族:
因為這些老師,都是受一般師培的體系出來的,他們的概念裡面是沒有原住民知識系統,沒有原住民文化的概念,所以能夠習得這樣的民族知識之後,他才有所本,才可以教這些東西(民族課程)。)

因此,目前許多學校,除了培訓學校既有的師資,也渴望更多的師資的來源,才能讓原族民族文化教育穩健發展。

(苗栗縣泰興國小校長 盧曉玲 泰雅族:
現職的老師,對原住民文化這一部分,是很缺乏這樣的一個素養,所以相對的我們的一個,原住民族一個師資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中教大教授指出,目前的原住民族師資培訓,有著許多門檻與必備項目,這些都考驗著原住民大學生,投入師培的意願。

(台中教育大學教授 葉川榮:
譬如說他要具備包班的知識的學分,他要具備教育學程的學分,他還要通過族語中高級的認證,那最後他還必須去通過教師檢定考試,他才能夠順利的分發)

為了復振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原民族文化教育,正在許多學校如火如荼的展開,但也漸漸的發現,原住民族師資不足,以及培育的問題,因此,如何讓更多教師願意投入原住民族教育行列,也是目前許多施行民族教育的學校,面臨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