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記者
uliu (郭亞文) / Husung Nahaisulan (曾世偉) 台北市

"族語主播之眼"照片書出版 記錄主播歷程

流利族語加上穩健臺風,原視族語新聞主播,透過媒體向社會大眾,傳達部落新聞事件跟族群文化故事。原視族語新聞開播至今,走進15年時光,為了還原族語主播轉譯、寫稿等工作,原文會跟世新大學合作,由新聞系學生實地採訪18位族語主播,利用老舊照片跟文字敘述,記錄主播們的心路歷程。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也回憶開創期製播情景跟族語新聞人的成長。

(原文會董事長 瑪拉歐斯 雅美(達悟)族:
那個即時性跟時間,跟製播內容的壓縮,那個是會要人的心臟停止,所以到現在所有的族語老師,都可以獨當一面,甚至於現在開始做專題)

(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 江芝語:
所以我覺得透過這次的採訪經驗,可以很了解的,讓我很了解阿美族,所有不同背後的文化背景,或是一些他的習俗還有相關的故事)

(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 Ulredese (李明媚) 魯凱族:
不僅是在語言上要比較精通,然後在寫新聞的方面,甚至是在主播臺上,你要有一些所謂的臺風)

世新大學表示,這本照片書的出版,不僅可作為有意嚮往從事族語新聞事業人士的經驗談,同時灌溉學生族群教育養分,落實族群素養實踐教學。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許志明:
我想族群素養這件事情,真的應該要積極來推動,首先學校尤其是傳播學院要帶頭做起,未來學生們進到社會之後,他們就不會寫出這種微歧視的文章來,我覺得這是比較釜底抽薪的事情)

(原視族語新聞製作人 Tasaw‧Watan 泰雅族:
用16個族群來發表,這樣的書籍,一方面也是教育未來的新聞人,懂得族群的尊重)

族語承載族群文化,隨著族語式微,主播們認為肩負語言傳承使命,期盼藉著媒體力量,用自己語言,說自己的故事,推進族語傳播權益,也讓更多人透過族語主播眼睛,一窺他們的新聞工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