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局耗資5千多萬元,協同在地族人重建佳心舊部落計畫,終於完成!未來將成為文化傳承跟教學的重要場域。
耆老祭告祖靈,佳心傳統家屋終於完成,保佑未來一切順遂。睽違80多年, 看到石板屋能夠在佳心舊部落重現。
(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族後裔 Biung Istasipal (張忠義) 布農族:
Istasipal tu mailalangna Biung Istasipal (張忠義) Bunun
真的是感謝,各部門有這個經費,把佳心這個石板屋重建,當然如果公部門文化部,或是文化局有其他的想法的話,我們家族是會配合,因為這個畢竟是大家的)
文資局長指出,全國40多件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只有屏東牡丹社事件跟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舊社,是原住民族相關案件,建材都是在地取材並全程以黃藤纏繞固定,以傳統技藝落實的核心價值。
(文化部文資局長 施國隆:
Mumu tu liskadaan 施國隆
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要連結跟再現,土地人民的歷史記憶,這個不只是應景的復原而已,更重要他把,布農族80年前的傳統智慧知識,再把它呈現出來,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落實傳統知識再現)
(花蓮縣長 徐榛蔚:
Kalingku king tu kingciu 徐榛蔚
保存世界的文化遺產是很重要的,有很多辛酸血淚的歷史在這邊,希望讓這個根還有這些歷史的故事,讓族人不要忘記)
除了石板屋,這次也完成竹工寮、手作步道的施作,未來將成為文化延續以及傳統知識教學的場域,玉管處也提醒遊客經過此處切勿隨意紮營、破壞,以免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