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部落小學,對數學的運算跟理解能力,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來到南投埔里的南光國小,舉行數學科普活動,把傳統文化跟工藝,帶入數學"運算領域misausiay
不少台灣學生看到數學就害怕!總是跟不上進度、或難以理解,也因此對數理學習興致缺缺。
(南光國小學生 陳湘瑾 泰雅族:
micudaday 陳湘瑾 Atayal
(平常要學數學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很吃力)會,就是有時候會聽不懂,然後不會算)
(南光國小學生 楊紘 布農族:
micudaday 楊紘 Bunun
就記不起來,有時候很會忘記,然後有時候不會算出數學答案)
為了引起學生對數理的興趣,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執行科技部補助的"原來運算思維不插電"計畫,首站來到埔里南光國小,將原民傳統智慧,導入數學運算理論中,希望增強原民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台北市大專任人員 李易駿:
syenmungay 李易駿
我們其實透過這樣子西方的這種運算思維,這種概念,去看,回過頭來看,其實原住民文化裡面,都可以透過這樣子的運算思維的方式去理解,那一方面其實我們也是提升,就是學生們對於自己原住民,本身文化的了解。 )
(台北市大課輔老師 徐新峰 排灣族:
saydang 徐新峰 Paiwan
課程也會帶入一些,我們原住民傳統技藝的部分,像是編織,或是樂器的製作等等,然後它編織一定有它的流程,流程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運算思維的概念,就是以生活化的例子,比較讓他們在學自己的東西,學得快樂,也比較用心在這個部分。)
台北市大專任人員表示,由於學生學習數學,普遍對運算過程感到吃力,這次為了讓原民學生學習數學,也能輕易上手,特別將傳統文化帶入運算思維,希望讓原民學生,從傳統智慧,引發數學理解力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