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時間,您的餐桌上也有"年糕"這道料理嗎?我們要帶您品嚐,來自高雄日光小林社區大武壠族人的傳統美食,也是族人每到過年期間,都會製作的這道"柴燒年糕"。也透過以下這則報導,認識佳餚製作過程中,不能錯過的精華片段!
掀開鍋蓋香氣不斷冒出,Q彈有勁的柴燒年糕,小朋友在旁看的食指大動,這是日光小林社區,大武壠族人過年時都會製作的傳統食物,不過想吃這獨特的一味,可得花費上數小時的功夫。
首先族人必須先將糯米浸泡四小時,再用機器磨成米漿,把米漿中多餘的水分瀝乾,靜置一個晚上,糯米結塊後加入砂糖跟油,最後搓揉到黏稠,才能放入蒸鍋。雖然看長輩熟練的操作,但親自體驗後,青年們大呼真的不簡單。
(日光小林發展協會專案經理 王民亮 大武壠族:
cinli 王民亮 Taivon
我想說我看他們看了好幾年了,應該可以自己磨米吧,結果我磨出來的米都有顆粒,然後蒸出來的時候,就一粒一粒一粒,連那個差不多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可能這五六年 很小就吃我們年糕,吃到可能已經十歲了,後來他那天吃到我磨的米漿做的年糕,他就說這個是不是做壞了)
(日光小林社區居民 倪培諭 大武壠族:
niyazu'ay 倪培諭 Taivon
磨米是比較困難,如果它有一些小細節沒有注意到的話,我們做出來的年糕,就是會比較,它的口感比較不好)
除了製作過程講究,柴燒年糕的精華就是木柴。耆老說過去比較好的,會用九芎樹,但現在取得不容易,多半用荔枝、龍眼柴,甚至早期族人也相信,製作年糕時,小孩子不能在旁邊,擔心亂說話,會讓年糕蒸的不夠漂亮。
(耆老 羅潘春美 大武壠族:
babalaki 羅潘春美 Taivon
自古以來我們都用柴蒸年糕,用龍眼 九芎 荔枝柴,因為蒸比較耐燒,蒸起來的年糕又香又Q)
(日光小林社區居民 劉麗玉 大武壠族:
niyazu'ay 劉麗玉 Taivon
特別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在蒸年糕的時候要講好話,不能說小朋友還是一些人,在那邊雜七雜八的亂說話,不行喔)
而大武壠柴燒年糕,延續至今,卻只有一種口味,不少吃過的民眾也都建議,希望增添更多味道,但族人們堅持,柴燒年糕就該用最傳統的方式製作。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姚水福 大武壠族:
lisecanga 姚水福 Taivon
我們是都比較希望用原味是古早味的,現在也有人用紅豆其它的東西,那我感覺它保存時間不長,我們都沒有用防腐劑)
所以說儘量用古早傳統的東西來做)大武壠族人表示,雖然現在過年已經看不到,每家每戶燒柴做年糕的景況,但製作方法能夠傳承,就能讓這份古早味繼續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