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記者
法物嘞‧給尚 台東長濱

八桑安青年回鄉創業 投入白玉蝸牛養殖

白玉蝸牛達人Dipong文宏程的養殖場,就位在八桑安部落台11線旁,每天傍晚他都會來到場區餵食蝸牛,並查看成長狀況,同時整理田區避免雜草生長。

(白玉蝸牛養殖業者 Dipong (文宏程) 阿美族:
平常時間我們會針對於牠的植被地瓜葉的部分,會做一些修整,讓牠盡量在一個區域範圍裡面活動,第二個我整個植被割完剪完之後,我會針對地板的雜草我會割草一次,為什麼呢?因為蝸牛有時候牠太小隻,有時候被雜草擋住了,人經過的時候會被踩死,當然就是用人工去做除草,不會去灑一些農藥除草劑之類的。)

Dipong 原本在北部從事不動產工作,為了在原鄉創業,107年毅然決然回鄉,透過朋友資訊,發現白玉蝸牛經濟產值有潛力,同時在父母支持下,開始投入白玉蝸牛的養殖。

(白玉蝸牛養殖業者 Dipong (文宏程) 阿美族:
也是因為回來之後,整個稻米的收益是父母親的,我本來做不動產我做20年,但是回鄉之後,我想說往農業去走走看,因為偏鄉有太多閒置的土地,才會思考說,我養一個單位面積小,可是經濟產值,非常大的白玉蝸牛,是不是能夠讓我們的地方,一些農民另外一個新的收入。)

(Dipong父親  Apo (丁文輝) 阿美族:
當時我們老人家也煩腦,拿什麼來餵養(白玉蝸牛),後來種南瓜,b在南側我原本種植南瓜的地方,那邊也有二分多地,開始種了一些南瓜跟木瓜,我們老人家感到不捨,如果不這樣支持孩子的想法,他要怎麼餵養,我們老人家是這樣的想法,也希望能夠幫他一些從事白玉蝸牛的創業。)

Dipong 採分區養殖白玉蝸牛,養殖到135天以上,成長到約25公克後就可採收,放置5到7天後,就進行處理、加工、包裝作業。

(員工 丁惠真 阿美族:
如果採收蝸牛就到田區撿,然後裝箱再清洗,差不多3天就汆燙取肉,因為先把牠吃的排空變乾淨,這個過程就是這樣,第三天我們就取蝸牛肉處理,做到全部完成要弄得很乾淨,才可以銷到外面讓消費者安心,所以一定要處理好,並用檸檬水洗,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沒有工作,我們就在部落文化健康站。)

白玉蝸牛達人Dipong 109年,也爭取到原民會精實創業計畫,進行養殖場、官網建置等補強。他表示,白玉蝸牛肉經包裝後,都銷往法式料理、原民及一般餐廳,也製成料理包經通路商銷售。目前也跟台東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研發用肉品製作水解蛋白粉、蝸牛精膠囊以及萃取蝸牛粘液製成保養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