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Miko大方的彈奏,藉著扯動口簧琴上的細麻繩,使琴臺上的簧片振動發聲,同時配合嘴型、氣流變化,呈現口簧琴音樂中的泛音。他,是Miko,今年六歲,也是Amis旮亙樂團年紀最小的團員。
(旮亙樂團小團員 Miko 阿美族:
(很喜歡口簧琴嗎?為什麼?)比較特別,(特別的地方在那裡?) 聲音,(它的聲音怎麼樣?) 很好聽,(我看你能吹出很多種聲音,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把它吹出來?)想辦法,(辦法是什麼,用舌頭嗎?) 對。)
Miko的媽媽是旮亙樂團的行政總監,每天帶領著團員們,在東管處阿美族民俗中心經營,並定時定點演出旮亙的音樂。媽媽表示,Miko打從懷裡就隨著樂團參與演出,從小就耳濡目染,跟著樂團裡的哥哥姐姐學習旮亙、鼻笛、木琴等阿美族傳統樂器。
(旮亙樂團行政總監 Nikal Sawa 阿美族:
我覺得是環境,然後他有哥哥姐姐的陪伴,他有榜樣可以學習,也是耳濡目染的條件之下,他去學習,然後我覺得是他願意,他願意去嘗試,在嘗試的過程裡面,就會看到他隨時隨地,一直在拿那個他阿公送給他的口簧琴。)
口簧琴在阿美族的文化中不只是一項樂器,琴音中更藏著愛意,是男性向女性表現情感的方式,小Miko六歲的年齡就能夠吹奏口簧琴,樂團也期盼他能持續發揮自己的音樂天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