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記者
Dredres Lra'akaroko / 許家榮 台北市

阿里山森林大火頻傳 火災預警遭質疑失靈

這個月18號下午,嘉義阿里山林班地火警,一連燒了五天,所幸目前已完全撲滅。只是過去林務局曾針對國有林事業區,建置「森林火警預警系統」,這次事發時前後卻一片綠油油安全級,就有長期研究森火災監測的專家認為,監測系統應該要重新調整。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副教授 邱祈榮
那以現在氣候變遷的,風險評估來講的話,我們森林火災的發生風險的話,至少我們要有危害度,脆弱度跟我們談到的暴露度,那譬如說你這個地方,過去就是,常常發生火災的一個地點,那尤其是很多都是因為道路,或者是人能夠接近,或者是開墾的,這些墾地的周圍,是不是發生的機會就比較高,在美國他們現在也是,盡量地把 這些因素,盡量去納進去)

對此林務局表示,這是參考國外研究,再加上台灣氣候及森林環境特性,才將燃料、 大氣中的溫度以及空氣中的溼度作為監測主要指標。

(聲音來源:
農委會林務局副局長 廖一光:
實際上我們台灣的地理特性 ,還有我們綜合國外的經驗還有就是他們參考的這些指標,我們會去採取,比較適合我們台灣,而且我們比較好操作的,這樣的最重要的三項指標,來作為我們林火監測,這樣的一個參考)

不過事發之後,林務局方面就把監測網站數據下架 ,讓外界無從參考。邱祈榮副教授表示,目前這套監測系統已有15年左右,但是否適用在氣候劇烈變遷的現在,還希望林務局能夠再審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