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去年獲得花東基金補助8300萬元,計畫在東大門夜市旁的陽光電城,轉型成為原住民族文創館,但工程還沒動工,建物周邊卻被人惡意塗鴉、破壞,目前縣府已通報警方調查,並表示相關改建工程進度不受影響,最快1年後,就可完工啟用。
花蓮陽光電城去年風光動工,宣布轉型為原住民文創旗艦館,但過了1年之後卻變了樣。
惡意的塗鴉,一旁還有隨意丟棄的垃圾,變成緊鄰市區的蚊子館,遭到民眾質疑,何時才會有嶄新的面貌。
(花蓮市民代表 平島‧部定 Amis
paqayau ay sikawma
如果是說原住民元素放在那裡面,原行處可以好好想一想,因為畢竟花蓮縣來講是原住民的大本營,其實它地理位置非常好,又有所謂的觀光的夜市,地理位置又非常空曠,但是閒置在那邊,真的是太可惜,我覺得政府應該要想辦法,不要讓它真正變成,最大的蚊子館。)
斥資4億元的陽光電城原本要做為花蓮地區太陽光電的示範點,但每年僅 產出30萬度電,不符合成本效益,"花蓮洄瀾之心陽光電城計畫"只好停擺 。後續縣府申請經費補助1.97億,期待轉型成為原住民文創產業聚落,但因為主結構、太陽能板太陽能板等相關設施,55年內不得拆除,導致整建計畫再度停擺,未來以保留主結構的方式,持續進行整建。
(花縣府原民處長 Haki Masiw(陳建村) Amis
Raya
我們在主結構不能改變的情形下,來進行變更設計,今年1月這個案子已經得到國發會核定,專案保留1年,預計在今年6月的時候,要來申請建築執照,在暑假期間恢復開工。)
目前花蓮縣府已向花東基金爭取4000萬元經費,預計1年後完工啟用,未來將 引進原民文創產業進駐。針對惡意破壞部分,則已向轄區分局備案。至 於何時能夠真正轉型為原民文創基地,族人也引頸期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