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記者
Nabu (孫俊憲) 高雄那瑪夏

Kanakanavu河祭 申請納無形文化資產

卡那卡那富族人在溪水中進行祭典。這是高雄那瑪夏,卡那卡那富族特有的傳統祭儀"河祭",為了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族人向高雄歷史博物館申請,希望將河祭登錄為,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運用更多資源,推動文化傳承。

(耆老 翁博學 卡那卡那富:
在我們每一個卡那卡那富族,都很重視河祭,河祭這樣的一個儀式,而且是可以做我們傳承後代的 這樣的祭典)

(高雄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 台邦.撒沙勒 魯凱族:
過去因為都比較屬於地方性的,過去都是由鄉鎮公所,在做協助或補助但是畢竟,地方政府資源有限,如果他們沒有取得文化資產身分的話,政府就很難去做相關的協助)

高雄歷史博物館表示,專案小組已經在今年的3月27號,河祭當天,全程參與並且記錄祭典,近期會安排部落說明會,向族人說明文化資產的權利義務關係,預計在6月召開審議會議,如果確認通過,會再進行一至兩個月的行政公告。

(高雄史博館副館長 李旭騏:
登錄完之後,當然我們公部門可以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啟動一系列的調查研究記錄保存,協助族人跟族人一起來撰寫,保存維護計畫,後續才依據這些保存維護計畫,來推動更多的傳承傳習的工作)

高雄史博館指出,河祭是繼2016年桃源拉阿魯哇族的「聖貝祭」,公告為高雄市原住民族民俗祭儀後,有望納入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的祭典,希望盡力協助,推動族群文化保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