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記者
Siku (林瑋茜) / Iku Lo'oh (張治平) 新北板橋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登場 原民業者不缺席

(業者解說:
是跟月亮盟約,就是說請他就是祝福我們,接下來這塊農地,可以耕作出很好的東西。)

拿起團隊創作的明信片,開始闡述其中的文化故事。第四屆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的社創市集,出現7名原住民文創業者身影,其中在這攤位佇立的一位布農族青年與一對西拉雅族兄妹,三位創業夥伴從八八風災後認識,在感覺到彼此對文化保存的熱忱之下,開始聚在一起創設社群專頁,結合布農語、西拉雅語及神話故事,作成明信片、手工賀卡或雕刻產品,延伸他們的理想。

(文創業者 Mu'u Islituan (伍克勤) 布農族: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族語跟文化,慢慢地出現一些很薄弱的狀態,我是不是可以透過我自己本身,有的一些能力,去把文化或是族語這個,把他提升出來,讓我們很多年輕人不只是說,我必須要回去家裡去學習我的文化,我也可以透過我們在外面,求學或是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攝取到一些文化。)

(文創業者 黃盈綺 西拉雅族:
想要透過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族語,那我們就透過我們的創作,有一部分是想說,可以讓更多非原住民的朋友,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然後進一步認識原住民的文化。)

另外再走近看到的這攤,把山形紋和菱形紋,細緻放入貝板耳飾設計中,客人被吸引到後,都是從這句先開始和老闆攀談。

(文創業者 Rimuy Lorsing 泰雅族:
就是這個圖紋很漂亮,我就跟他說,這其實是從泰雅族的,傳統編織裡面的織紋,去做一些延伸,然後就去講說,織紋對於織者的意義意涵,就他其實是每個織者的心情或者是,他想要表達的話語,那其實他就是一個訊息,那我只是把這個訊息放在耳飾上,然後跟你去做溝通。)

工藝融於生活,也賦予商品擁有更多不同故事,進一步捲動更多社會創新發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