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記者
綜合報導

莫拉克風災後11年 永久屋下一步怎走

莫拉克風災後11年,永久屋居民的生活不平靜,法拍屋事件、居住空間不足現象、土地所有權的爭取、違建遭強拆等等問題,都一一浮現,讓居住在各地永久屋的居民大聲疾呼,十年了,政府應該要重新檢討當時永久屋政策,必須要讓居住權利到位,不要再讓居民在莫拉克風災特別條例廢除後,無依無靠,當時莫拉克風災造成族人遷移下山,離開原居地,有的人順利展開新生活,但有多數居民,在永久屋想念心裡的家,失根的災後生活,沒有和土地連結,對居民來說,永久屋要成為家,還有一段距離,帶你來看這則專題報導,永久屋的下一步?

一棟棟永久屋,整齊劃一的蓋在新的土地上,當時的災後政策,由慈善團體蓋建房屋,提供給災民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莫拉克風災後11年,永久屋居民的生活卻不平靜。

這是發生在去年2020年10月分的事件,當天清晨7點,屏東縣政府出動大型機具,強制拆除座落在禮納里永久屋基地的2棟大型鋼構違建,屋主及聲援的族人集結在違建案前,跟警方對峙,氣氛相當緊張。

警方在3次舉牌勸離後,抗議族人仍然不願離開,警方將族人驅離及抬離,一度爆發拉扯衝突,場面混亂。最後在優勢警力下,仍然擋不住大型機具強拆。

(屏縣府原民處副處長 蔡文進:
hucucang Pingtungsing yungmingcu
這一棟違建屋事實上不是因應居住使用,爾後發生什麼公安問題,以及山坡地的公共安全問題,這是我們必須去嚴肅考量的,所以我們依照法規的規定,我們來執行違建的拆除作業。)

(違建屋主 Ngedrelre(李金龍)  Rukai:
pathaele tatudanane
全國的永久屋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反應?不適合居住,沒有空間沒有土地,甚至在很多的永久屋做了產業是很難做的。)

(大武永久屋居民 何曉英  Paiwan
yakaykay tasalikayyane Tau
我們原本就是住在這裡的人,怎麼能夠說我們侵占國有土地,對,然後從,不管是從南迴鐵路遷過來,我們那時候也是沒有土地權,我們遷到這邊也是沒有土地權,我們再回到永久屋也是沒有土地權,什麼叫安居?我有時候覺得很納悶什麼叫安居?不是丟了一堆錢,蓋了一個你們想要的房子,而不是我們想要的。)

居住於台東縣大武鄉永久屋的居民,因為靠海,在海風日日吹拂下,永久屋居住環境每況愈下,房屋都出現損壞待修的狀況。

(大武永久屋居民 何曉英  Paiwan
yakaykay tasalikayyane Tau

它只要一般下雨它就這樣子,(颱風不是更灌進來了?)對,所以颱風的時候,這個門這邊,因為風很大所以那個雨水,都會從這個門縫這邊灌進來。)

(大武永久屋居民 邵珠妹  Paiwan:
yakaykay tasalikayyane Tau
(只剩下這個要怎麼辦呢?)我們的房子已經如此損壞,對,生鏽了,這邊也不是我們的地,我們的下一代要怎麼辦?我們的家裡已經變成這樣子了。)

(牡丹鄉民代表 李德福  Paiwan:
dayhu Mutangsyang
雖然搬到這裡之後,雖有地上權,房屋所有權,可是問題是,實際土地,因為原住民就是一定要跟土地在一起,跟土地有關係,發覺這土地沒有分配所有權,所以大家在利用這區塊就受到非常大的限制,沒有辦法自由利用,這幾年下來之後,有的人口數愈來愈增加,有的被分配到16坪,32坪,然後又受到空間限制,就是說這房屋就沒有辦法充分利用,而且受到限制。)

居住於牡丹鄉高士村永久屋的族人,一語道出族人與土地的關係,在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情況下,就會像是失根的民族,永久屋永遠無法成為家,這不僅是高士永久屋的訴求,更是全台永久屋基地居民的心聲。

(莫拉克災後人員權益促進會召集人 Takanaw(陳毅民)  Rukai:
wasarubu amusadhane takuvalrigane
10年過去了,
我們所受到政府種種的限制,包括使用權,包括產業,到目前為止是一場空。)

(逐鹿永久屋代表 鄭信得  Cou:
wadayhu tasalikayyaneCulu
我們要蓋一個男子聚會所,但是這個地方的土地使用違法,我們想要蓋一個小小的部落教室,這個地目也叫違法,這也難怪我們的長輩們,他們在永久屋想家。)

(長治百合永久屋代表 包仙妹  Rukai
wadayhu tasalikayyane Cangcepayhe

我們的政府都鼓勵我們回原鄉,種植一些我們的林下經濟,但是因為三方契約被綁住,讓我們部落人都沒辦法回去,回到自己的土地。)

11年時間,陸續出現的問題,影響著居民在永久屋的生活,去年2020年12月立法院召開公廳會,邀集各永久屋基地永久屋代表,以及相關部會直接對話 

(台東縣大武永久屋自救會長 何曉英  Paiwan
kayciw ngipapalribulu tasalikayyaneTau
以土地最親的民族,失去了耕種,失去了我們原有的工作模式,在那裏我們成了開放式的監獄。)

(內政部長 花敬群:
buciw Nizipu
我們絕對願意支持,趕快做一定調,不要處於現在這種浮動的狀態,可能大家來決定,你要把山上當家,還是把山下當家,還是你都要。)

公聽會決議組成行政院跨部會專案小組,解決永久屋居民的問題,雖然災後莫拉克重建特別條例在103年廢止,但是在內政部的解釋中指出三方契約仍然具有效力 這代表著約束原住民居地永久屋擇一的限制 依然存在,居民認為時空背景改變,三方契約的內容有該跟著調整。

(三地門鄉民代表 勒格艾 巴瓦瓦隆  Paiwan:
dayhu swa Timitimuru
我們也抗議過,要簽我們為什麼要簽?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我們不是沒有這些動作,我們都有,但是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什麼?簽簽簽先完成先入住,我們再協商。)

(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謝志誠:
nakiacapili ki kwalingling
不簽,對不起我鑰鑰匙不能給你,你回山上,問題是回山上的路不修嗎?然後整個重間資源擺在永久屋,也沒有對想要回去的人,能夠提供任何協助,所以在這一種情境之下,雖然外界包括我個人在內,都不斷的呼籲,要重視這個三方契約,可能造成的長久影響,但是大家肚子餓了,回不去了,只好忍痛簽了。)

莫拉克風災後,政府迅速拍板定案,一次到位的永久屋政策,在11年後的今天,問題層出不窮,反應出永久屋政策上的不足,因此族人大聲疾呼,政府應當全面檢討,三方契約的限制、居住空間的不足、土地所有權的取得、特定區域重新檢討等等問題,讓居民獲得應有的居住正義,不再讓居民莫拉克災後特別條例廢除後無依無靠

(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謝志誠
nakiacapili ki kwalingling

就是當時的決策,造成了今天的問題,大家應該要坐下來,去檢討去修正,包括三方契約包括土地,所有權的問題,沒有不可能。)

永久屋的下一步怎麼走,需要政府好好面對及思考,讓居民最終能夠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