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來到原鄉部落的教育場域,如何透過傳統知識找到一條林下經濟產業的發展之路?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4月17日舉辦社區林業教育訓練,主題是進行部落資源盤點,受林務局委託輔導的屏東科技大學,將上課現場移到舊部落,調查部落氣候、海拔、動植物生態,希望從中找到地方創生產業的可能性。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主任王志強,與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會員一起巡視部落環境,針對植物的學名、排灣族名、用途和故事進行交流,狩獵協會這次社區林業計畫教育訓練,安排資源盤點課程,希望與部落一起找到適合發展的林下經濟產業。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主任 王志強:
siuningsinsi 王志強
我們在真正物種的學名上,這個對應都是一個很好的橋梁,所以我們覺得尤其在這些,具有傳統智慧的部落,這些資源應該要,優先被盤點跟記錄。)
(屏東科技大學教授 吳幸如:
hakasi itua taigak i hitu 吳幸如
我們的部落文化講師,他們擁有很豐富的,山林的知識跟經驗,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合作,由算是產官學三方面的合作,來把部落的產業,發掘一些新的東西,讓這個部落能夠活絡起來,讓年輕人可以回到部落。)
近幾年農委會林務局積極發展林下經濟,部落也在尋找地方創生產業,這次教育訓練年輕人也都踴躍參與,愈認識部落就愈認識自己。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會員 simerangan 排灣族:
kaying itua pinaljava'an tua qemaljup simerangan Paiwan
應該是影響到我,我父親他也是獵人,所以除了動物之外,還有一些森林智慧,那些植物判別,能吃、不能吃,能做什麼用途,那個都是很好。)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會員 simerangan(王自強) 排灣族:
kaying itua pinaljava'an tua qemaljup simerangan(王自強) Paiwan
我覺得其實身為原住民,本身就是要去了解這些,因為有時候在外面,或社會上忙於工作,到最後還是要回歸部落,或者去尋自己的根。)
在林下經濟政策推動下,有部落成功發展金線蓮、蜂蜜等作物,來義鄉各部落也積極尋找屬於自己的林下產業,期待青年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