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
記者
Umas Suqluman 台北市

如何照顧家中病患

疫情炸鍋!國內短短一週內,就有超過一千人確診,醫療量能愈來愈吃緊!許多症狀輕微的確診者,是被要求留在家中、無法入院治療,只能跟家人同住,但家中的其他成員,該如何自保?也保護確診家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18)就表示了,照顧家中或同住的確診病患,照顧者最重要的是要"自保",並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首先帶您來看到,如何照顧病患?第一個,要提醒確診家人,多休息多喝水,並且依照醫師的囑咐來服用藥物,或在發燒時服用退燒藥。那因為,大多數病患都是輕症,休息幾天後就可以恢復,請等候衛生單位通知,也要注意症狀是否惡化。另外,當確診家人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請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

至於如何保護自己?如果你是65歲以上、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等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請不要直接照顧確診家人。另外,在照顧過程中,避免跟確診家人直接接觸,而且確診家人,在家中應該要單獨一人一室,儘量不要離開房間,並跟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如果不得已,需要共用衛浴設備,請在廁間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在每次使用後都要進行消毒。另外,家中也要禁止訪客、避免跟確診家人共餐、共用物品。清洗餐具後,也要使用肥皂水洗手,或酒精消毒。

另外也要注意,口罩手套都不離手,也要勤洗手,尤其照顧者進入確診病患房間時,雙方都必須佩戴口罩。如果接觸到可能被確診者血液,或體液汙染的物品,或表面時,也要佩戴手套。再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確診者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即使有佩戴手套,照顧確診者前後,也應再清潔手部。勤洗手及正確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眼睛等部位。

最後,照顧者如何做好健康監測?如果照顧者本身,就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也就是跟確診個案,在他症狀發生前3天,到隔離前"曾經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沒有佩戴口罩、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就不得外出。而照顧者在照顧確診者的期間,也必須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照顧期間結束後,也應該從最後一次跟診病患接觸日起開始,居家隔離14天。那以上是為您整理的,說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