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記者
綜合報導

和解! Skaru流域部落群和國家機關簽署共管備忘錄

苗栗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4月23日舉行了一場空前的sbalay和解儀式,由泰雅族skaru流域部落群和兩個國家山林治理機構,林務局以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來進行和解並簽署共管備忘錄。這是繼總統蔡英文2016年向原住民族道歉後,首次部落和國家機關間的和解,這塊土地上發生了什麼故事?為什麼需要進行和解?共管備忘錄的簽署又可能達到什麼成果?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今天真的是一個里程碑,然後它也只是一個,另外一個階段的開始,至少我們已經過了那個,我認為最難的那一段,陳抗 一直到很漫長的對話,到今天和解,然後重點是,我們三方簽署共管合作備忘錄,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部落,真的是部落的權利,我們部落的既有權利回復,我們其實跨了一大步)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紀念廣場進行泰雅傳統sbalay和解儀式。

Skaru流域部落群,這塊土地上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和國家山林治理機關,必須尋求和解呢。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我們skaru流域部落群的族人呢,世代生活的領域,就是除了霞喀羅流域之外,還有雪山溪流域,還有馬達拉溪流域,這都是我們世代生存的領域啦,那有些耕地,有些是獵場,後來就是,當然對我們侵害,第一個開始,進到這個山區裡面的政府,大概是日治時期,那個時候的政府呢,其實它除了這個,不是只有大鹿林道東線,它有一部分 有一段路,就是沿著那個,日治時期的警備道路開的,那日治時期的時候,就已經把skaru流域的部落族人,做了第一次的集體移住,延續日治時期的林業政策,但是日治時期的林道,大鹿林道並沒有延伸到這裡,那個林道只有到土場部落,到了土場部落之後呢,本來是一開始只有到土場部落,後來國民政府來,它就繼續往,西南方向延伸,那就是開了這條大鹿林道,甚至到了這個匯聚點的時候,還分了一個西線跟東線,所以沿路一些珍貴的原始林木,都是在那個時空下被採伐)

從日治時期被迫移住,到國民政府開採林木,族人遠離祖居地,直到民國105年,從土場檢查哨引發抗爭。

部落居民常須等待哨所放行,貨車還經常被強制盤查。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土場部落的族人認為,他們的行動自由受限制,然後常常,也是被無理的去被盤查,所以他們就認為,這個部分是一個歧視,就很不尊重,所以那個時候是很單純,所以那個時候就去,想說要去把那個檢查哨,要陳抗 希望它可以撤掉)

在族人抗爭之下,檢查哨不復存在,族人們歷經撤哨行動,也開始持續爭取主權。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有一座榮民紀念碑,在族人看來格外刺眼,因為族人要在傳統領域內採集 ,被當成小偷,外來的資源掠奪卻成為紀念。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那個時空,我們的珍貴的林木,珍貴的那些東西,資源都被採伐罰出去,然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汙辱,為什麼汙辱,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守護自己的山林,那反而是,掠奪我們山林資源的,這些殉職殉難的人被紀念,這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諷刺,行動方案就是兩個主要的行動,第一個是主權宣示行動,那個時候就提,主權宣示行動裡面,特別提一些,對兩個山林治理,我們就有提訴求,然後榮民紀念碑是一個標的,我們認為它不應該,它應該被移靈,到別的地方去紀念啦,而不是在這片土地啦,所以我們那個時候的想法,行動之一,就是要把那個,榮民紀念碑拆除掉)

不過在拆除行動前夕,出現另一種聲音,不要拆除榮民紀念碑,而是另立泰雅族祖靈紀念碑,來達成共存。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最後也接受了,因為就是就你唯一的理由,就是這片土地,這塊土地上面,本來就乘載很多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歷史、,那重點是,我們不要只有一方面的歷史被呈現,另外一方會說,它更多族群的歷史,它應該在這塊土地同時發生的,它也應該被被呈現出來,因為就是多元史觀的一個概念)

最終決定不拆榮民紀念碑,轉而打造,泰雅祖靈紀念廣場和祖靈紀念碑,呈現土地上發生的多元史觀。也進一步尋求共管的可能性,但與國家機關溝通並非易事。

(新竹林區管理處處長 夏榮生:
Liskadaas mumu 夏榮生
其實從105年開始,一直到現在,經過了4.5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相關的工作會議,召開了包括設碑的過程 ,方向怎麼設,就已經召開了,8次協調的一個會議,那甚至在後面的這個,開幕的(和解)儀典的這個過程裡面,也透過相關單位的協力,老實講也開了將近8次左右,,所以前前後後就就有10多次,比較正式的會議,但是在正式的會議之餘,其實也透過很多的溝通,電話聯絡或交談,其實都私底下,慢慢的在凝聚大家的共同的想法)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當然面對公部門,他們一時間,要去轉變他們的立場,或者要改變他們的觀念,那個就是最難的,所以一開始的協調跟對話,其實我們是很多火藥味的,後來就是大家嘗試,慢慢去理解彼此的立場,跟彼此的一些想法的時候,這個過程我們也真的是,花了很長時間,大家去(討論),像我在會場,我一定常常都生氣,開會時我一定都是生氣,可是開會生氣,對方聽不懂,我們就要想盡辦法讓他聽懂,那同樣的,他們對我們也是這樣,所以那個東西很難啦,對話真的很難,可是走到後來慢慢的就是,至少大家有一個核心的價值,就是共管這件事情,也是一個妥協的過程,走到最後也是妥協的過程,但是換一個立場,換一個換個角度去思考,因為確實我們和解的對象,不是部落族人 是國家,所以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意見也有可能被參考,然後要被尊重)

歷經漫長的討論後,紀念碑終於矗立在大鹿林道交會口,為這塊土地寫上曾經被遺忘的歷史。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一邊是部落的手,一邊是國家的手,你如果整體上看下來,你會發現一邊是這樣,這個厚重的木板,一邊這樣圍 一邊是這樣圍 ,2個是這樣,手牽手的感覺,那中間有一個枯木,那個漂流木,其實代表就是,它在外面漂流很久了,它要回到家了,就是象徵那個權力,是回到部落裡面)

族人按照傳統將豬血灑向大地,潔淨土地也潔淨和解雙方的心靈,接下來是進行的Sbalay和解儀式。

(鎮西堡部落文化工作者 阿棟‧優帕司 泰雅族:
Mahansiap palihumisan tu bunun 阿棟‧優帕司 Atayal 
Sbalay其實這個是兩個單字套上去的,Balay是真的意思,你要瞭解真相,你一定要非常瞭解所有的真相,然後我們才能夠和解,再來 它的意思,在泰雅族的意思就是,我們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

(Skaru流域部落群耆老 王金樹 泰雅族:
Takidiip tu madadaingaz 王金樹 Atayal 
過去我去山上,官方林務局總是,禁止我們以前的上山採集生活習慣,我想要說的是,不要禁止我們,我們不是小偷,我們只是懷念祖先曾經居住的地方)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 張維銓:
Liskadaas mumu 張維銓
過去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著重於自然生態保育的經營管理,較忽略對當地原住民族參與社會人文的關懷,也因法令的種種限制,相對於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及生活模式,帶來衝擊與影響)

(林務局長 林華慶:
Lavias Saningka 林華慶
農委會林務局在尊重原住民族的傳統慣習,與生活文化前提之下,近年來已經著手修正相關法令,我們希望能夠讓包含林產物採取,跟傳統狩獵的原住民族自然資源權利,能逐步回復,並得以重建,傳承原住民族世代相傳的山林智慧,今天請容我引用泰雅族的sbalay,來展明林務局尊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使用自然資源的權利,並共同遵循原住民族基本法的精神,一起走向和解共生)

疊上象徵爐灶的石頭,代表三方緊密連結為一家人。

和解儀式完成後,Skaru流域部落群和新竹林管處、雪霸國家公園簽下共管備忘錄,繼續朝向共管之路邁進

(Skaru流域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發言人 Laling Yumin 泰雅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Laling Yumin Atayal 
但是未來,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至少接下來,我們三方,跟兩個山林治理機關,彼此都有我們那個共同合作備忘錄,做互信基礎的前提下,未來共管的對話我相信會走得比較順利,但是在做任何事情,部落裡面有參與的時候,部落意見在裡面的時候,我覺得實質共管講的東西,其實就是部落族人的參與,那個參與,不是只有開說明會就結束,包含從一開始要做,要不要做,要做什麼,然後做了之後,我們是彼此去,這個利益誰去分享)

(鎮西堡部落文化工作者 阿棟‧優帕司 泰雅族:
Mahansiap palihumisan tu bunun 阿棟‧優帕司 Atayal 
比如說國家公園,那個要培養人才,原住民也可以去擔任這些,管理機關的一些人員,都可以做,那個培育的工作,所以政府機關他要瞭解說,我們需要培育更多的人才,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定要非常了解這些(傳統文化)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泰雅族:
Asang lavian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Atayal 
由我們三方去談說,我們怎麼樣,才能讓我們能夠很順利的,就像以前一樣,很自然的取得這些森林副產物,成為我們生活的一些幫助,這是一個 第二個,我常常也在提醒我們的族人,就是說 你不要以為我們共管以後,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就可以打獵 不是,在走向自治的方向是,我們先要學習自律,自己要克制自己,所以我們是要讓這片山是永續)

(林務局長 林華慶:
Lavias Saningka 林華慶
我們其實在過去這幾年,已經透過一些法規的修訂,把這些包含像林產物,或者是狩獵,過去的這些相關的法規,都做了比較務實的鬆綁,所以傳統的這些林產物採取,或者是傳統的狩獵,現在都比過去要對原住民來講,都要友善很多 ,那當然中間我們會不斷的調適,那我剛剛提到,這個其實是比較消極的,這種資源權利的回復,我們現在更積極的希望說,這些山林資源,它除了作為我們傳統的,不管是林產物利用,或者是狩獵的這種利用,我們希望說,它可以發揮更大的更積極的,提振生計的意義)

自從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道歉後,Skaru流域部落群是首先與國家達成和解簽署備忘錄,開啟未來共管可能性。

但如今的行政區劃,部落早已分散,族人又該如何串連規劃共管呢

(新竹林管處處長 夏榮生:
Liskadaas mumu 夏榮生
我們在去年109年的時候,8月 我們有一個新的共管的,委員會的一個,相關的一個辦法,那這個辦法裡面,其實它很明確的,就有特別去提到,在我的這個區域周邊,只要我的部落族人,對於他們部落的一些,共同的一些願景有一些想法,那透過部落會議的一個方式,推派出相關的一個委員,那跟行政的山林治理單位,比如說新竹林區管理處這邊,來組成一個共管委員會,那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共管委員會裡面,就會有部落族人的代表,就會有我們政府單位的代表,甚至我們有地方政府,鄉鎮公所的代表,更甚者,有我們學界的一些專家學者,一起來到這個共管委員會裡面)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泰雅族:
Asang lavian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Atayal 
你千萬不可以被行政單位所牽制,這是我一直推的,那現在我是覺得,這邊還是面臨困難,因為我們這個部分,我剛剛在講,這裡有好幾個部落會議,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啊 ,所以同心很不容易,這個是我另外一個課題啦,但是我還是最終目標,就是希望在地資源,在地的人可以去掌握跟去發展,公部門應該是站在一個,最多輔導而已,或許是最好是協助的方向,就是說,原住民 要因為我們一直在想,要往自治的方向,那你公部門是要真的要帶這種心,是說,我們要幫助這個族群,真的往自治的方向,所以儘量少出那些主意,讓這個地方混亂疑惑,你應該是要讓他們,很自主性的發展,然後很努力的去,協助他們找出方向)

無論是共管還是自治,部落內部要溝通,若內部難以凝聚也難以向政府部門要回主權。

(總統 蔡英文:
Lavias Kuka 蔡英文
我要期許政府各單位的同仁,剛才大家都參與了Sbalay儀式,用泰雅族的方式,祭告祖靈 表達心意,也已經埋石立約,宣告要好好的對待這片土地,那麼接下來,就一定要和族人攜手合作,確保山林生態的永續發展)

(林務局長 林華慶:
Lavias Saningka 林華慶
這個是我們所期待的,不希望說,這個只是一個上對下,或者是政府,單方面提供資源,希望部落可以有更多想法)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泰雅族:
Asang lavian Utux Lbak (烏杜夫‧勒巴克) Atayal 
雖然他們有一些改變,但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還是很被動,完全看我們地方,有沒有這個能量可以推,但是最重要,還是我們基層部落的族人,有沒有同心)

共管備忘錄內文寫道,基於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權回復和文化留存,以及為了部落的永續發展,如何落實共管之價值,未來仍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