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記者
法物嘞‧給尚 花蓮豐濱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10組作品分布5部落

今年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的創作,有現代考古與藝術想像的虛實交錯,有資本世代嚮往族群共生家族團結的反思。在地部落創作者Apo',特別收集一群勞動人的衣服作成海浪的形狀,創作出「mahemek kako to o'rip 我對生活很滿意」的作品。

(創作者 Apo' 阿美族:
燒的過程很麻煩,因為還要先把鋼筋先套在衣服裡面,再給它焊,因為衣服它很容易燒,所以就怕說會燒掉,我就邊焊,就是把衣服弄濕再焊,就是又怕會,衣服濕的話會漏電,這個是最困難的,因為在做過程當中常常被電到。)

長濱鄉長光部落的媳婦葉海地,特別以阿美族陶片,創作出"風之片語",康雅筑則引用港口遺址出土的陶製紡輪,作為人跟土地的連結,創作出"紡仿那有無形"的作品。

(創作者 葉海地:
我希望觀者,可以就是先撇開我們的視覺,用我們的聽覺去享受,我們跟土地之間的連結,所以這一次我是選用阿美族失傳的,一個阿美族製陶的方法去製造這些陶片。)

(創作者 康雅筑:
這些都是我在港口部落這邊,表層挖到的一些陶片,還有那個石斧,這個還有魚筌,所以整個裝置,每一個雕塑物件,其實就像是一顆一顆的紡錘。)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創作者不再只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創作,展覽也跳脫機構型的白盒子之外,每一件作品的地點就是一個展覽空間。

(聲音來源 花蓮林管處副處長 王怡靖:
這次取名為好野人慢慢走比較快,我們希望用這個主題,突顯原住民的智慧與自然共好,這次展覽的部分有10組作品,分別分布在復興、磯崎、新社、貓公跟港口五5個部落。)

5月分疫情在台爆發後,創作者默默的進行創作,並在預期完成,不過原定於6日舉行的開幕活動,因疫情被迫延至7月分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