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間,一場場大火,奪走42位義警消的寶貴生命,每次憾事發生,凸顯消防制度、人力現況有所不足,但為何殉職換來的改革,效果有限?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朱智宇點出關鍵。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朱智宇:
其實國家在法律當中,並沒有讓消防員,真的有自救的工具,譬如說我們協會,還是以社團法人(形式組成),透過社會輿論透過社會支持,才有可能推動某些改革,對於某些不一定能夠獲得,社會大眾支持的,勞動條件調整事項,它其實還是需要一個,合法對等溝通管道)
也就是讓消防員組織合法工會,就能按照"工會法"規定,要求勞資雙方固定召開會議,並讓基層同仁在工會保護傘下,與縣市政府、消防局等單位,平等進行協商。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朱智宇:
我們知道社會大眾對於,公務人員要組織工會都會覺得,不是法律不允許的嗎,但其實在歐美的國家,甚至我們昨天(7/3)得知,韓國的消防員,才正式組織工會出來)
國際上消防員組織工會早有先例,為的是爭取合理工時與勤務專職化,確保同仁出勤時,能提供高品質、效率的公共服務。因此這次喬友大火過後,也讓線上消防員與歷年殉職同仁家屬,化悲憤為力量,發起網路連署,要求國家開放消防員組織工會。截至7月4號上午,已至少1萬2千人附議。接下來,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將拜會立法院各黨團,並發文給勞動部等有關部會,盼能推進消防員的集體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