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記者
陳語汎

記錄部落生態 萬俊明用攝影與大冠鷲一同翱翔

抬頭望向九層嶺部落的天空,可以看見大冠鷲翱翔,住在這裡的西拉雅族人說,因為這裡有著豐富的生態多樣性,所以部落成為大冠鷲的棲地之一。而部落中,一位族人萬俊明,除了投入部落生態保育的工作外,也因為熱愛攝影,用影像記錄著部落生態,期望將部落在地化的優勢分享給更多人,而長期紀錄生態的過程中,他經歷過哪些辛苦,又是如何面對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部落生態觀察者萬俊明
如果要拍這個巢,可能要過去那邊啦,我看看,阿怎麼就沒看到了,欸,飛走了欸。)

快步跑上小山丘的這位,是西拉雅族人萬俊明,25年的時間,他持續拍攝紀錄著部落的鳥類生態,這不僅僅是他的興趣,更是將部落生態分享給更多人的一種途徑。而在部落這帶,有著許多的大冠鷲,也讓萬俊明展開了他的追鷹之路。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以前齁,西拉雅部落早期啦,是一個狩獵民族,所以會打獵,用弓箭啦,還是用做一些陷阱,來捕抓獵物這樣子啦。)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阿到我們這個年代的時候,狩獵文化已經慢慢慢慢消失了,就剩下會抓那個抓松鼠阿、抓竹雞啦、一些小鳥而已,因為山豬已經都被抓光了,阿山羌也都不見了。)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阿大冠鷲以前我,我們的祖先他會打獵,會打下來吃,啊吃,聽說好像說論伯伯這樣,好像咬不太下去這樣,所以後來就比較少人打這個來吃這樣,阿就就純欣賞用而已啦。)

萬俊明長期記錄鳥類生態,更透過聲音來與部落的鷹對話,他說在部落,可以看得到大冠鷲,是因為大冠鷲是食物鏈的上層消費者,沒有什麼天敵,而數量這麼多,就意味著這裡的生態多樣性更加完整。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以前我們那個賜容花,一種是古調嘛,就是說(歌詞:賜容花你若開花,你就滿山芳喔,阿那個莿桐,你若開花,你就滿叢紅,阿~nay)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歌詞:賜榮開花滿山芳,莿桐開花滿叢紅。年年春天開佇故鄉,年年春天開佇咱所愛的土地。)

從台南新化九層嶺部落再走進綠谷西拉雅,這裡還居住著一位年歲80多的西拉雅族人-萬正雄爺爺,他正敘述著九層嶺這個地名

(九層嶺部落耆老 萬正雄
為什麼叫九層嶺,阿他那個一階一階,是不是因為九階叫一個山嶺那樣啦齁,阿所以其實九層嶺的那個名詞啦,它不是九層的山嶺,它應該是比九層還要多,因為我覺得那個九,那個九,是數字的多位數,喔~很多山崙啊,很多山嶺那樣啊,所以叫做九層嶺那樣啦。)

萬爺爺侃侃而談九層嶺部落的生態環境與樣貌,此外也說著自己對西拉雅族文化的熱情,更說了這一段經歷 

(九層嶺部落耆老 萬正雄
因為我是基督教的人啦,啊我在醫院齁,本來要去天國了,阿去到半路,去被天使擋到啦,(天使說)萬爺爺你來這裡做什麼?我說,我要來天國啊,(天使說)你很多工作沒做欸,你還來這裡,快回去快回去,去被趕回來,啊我又回來綠谷西拉雅這裡,我又活過來了。)

重新回到綠谷西拉雅,萬爺爺全心投入於部落環境保育與文化復振的工作,也因為熱愛音樂,用族語創作了許多歌曲,他還特別為了這裡的大冠鷲創作了一首歌。

(九層嶺部落耆老 萬正雄
(演唱大冠鳩之歌(有歌詞嗎?)歌詞我再詢問師母是否有
這是我們的母語啦,在形容那個大冠鷲齁,老鷹飛上天那麼美那樣。)

處在這個山林部落當中,萬家投入了生態保育與文化復振的工作,而萬爺爺的兒子萬俊明,也將祖先傳下來的土地,開拓成綠谷西拉雅生態遊憩區,免費讓民眾入園親近大自然,也成為他紀錄大冠鷲的場所。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阿是剛好剛開始應該是1996吧,20幾年前,阿那時候是買來拍婚禮的齁,阿慢慢慢慢欸,就很喜歡生態了,多樣生態,在地的生態,然後就扛著機器開始追鳥,追蝴蝶,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第一個就是,你說興趣就喜愛啦,喜愛在地的多樣生態,就喜愛嘛,第二個,第一個嘛,阿就分享,那時候只是想說是不是有可能我們在地的東西,可以到台灣全島,甚至到國際,阿真的有餒。我做夢都沒有想到,阿結果20幾年以後,真的有,阿所以在地生根,比你想說一定要去國外拍好,在地的優勢很重要。)

在維護與記錄部落生態的這條路上,萬俊明也遭遇過許多的困境與危險,所幸同為西拉雅族人的太太,會在平日上班之餘,利用假日幫忙經營家裡的咖啡店生意,藉此紓解家中的經濟壓力。

(萬俊明妻子 穆麗君
我們是用紀錄片的方式,我們是用鏡頭在做記錄,所以你要去限制他不可能,因為他是一個自由的個體。 )

(萬俊明妻子 穆麗君
你知道你年紀已經不小了,所以拜託啊請你那個你在拍的時候雖然投入很重要,雖然光顧很重要,可是生命更重要,拜託請你無論如何,拜託你自己也為了我們家齁,好好的保護你自己的身體。)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只能說我還是會拍啦齁,就是說但是我會降低風險啦齁,有這些具體的經驗的話,阿最大的支持是他啦齁,所以也是說他能諒解我真的很感謝啦,lalulug,lalulug是西拉雅語的謝謝啦,maku lalulug。)

(萬俊明妻子 穆麗君
不是可能是因為先前我剛好那段他開始在,開始每個月非常在接的案子非常多的時候,剛好我也在市府工作,其實我有一份穩定的薪水,也可以稍微去cover家裡面的必要性,雖然說沒有很寬裕,可是我就會感謝上帝讓我們在他再投入他想做的事情,那我剛好也有一份薪水能夠,算是沒有後顧之憂啦。)


除了家人的體諒之外,萬俊明也感謝有信仰的支持,才能堅持走向這條生態攝影之路。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我是個基督徒啦,阿就是說,上帝應該是會幫助嘛,阿所以遇到這些問題我是覺得說我的信仰就是告訴我說阿你就是去做這樣而已所以不用煩惱太多。)

(部落生態觀察者 萬俊明
就之前很多環境議題啦,包括我們的那種垃圾場掩埋場都是往山區齁,阿不是整個掩埋場而已,是有很多那種廠商也好啦,還是說一些外地人齁,他就想辦法說都市不能倒,那就都倒到我們這邊進來這樣吶,就造成在地的一些山谷都是垃圾坑啦。)

透過攝影記錄部落生態與環境維護等工作,萬俊明仍然持續努力著,但對於改善部落生計,而面臨觀光客進入部落的現況,他只期望來到這裡的遊客們,都能夠給予在地人與在地生態更多的尊重,像是避免噪音的汙染,不隨意丟棄垃圾等,以保留更加完整的棲地,期望大家都能夠盡一份心力,守護這片土地,使更多人,能一同共享這座山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