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讓親子之間,每天多出將近7個小時的共處時光,但根據社福團體統計,超過一半以上家長坦承,疫情下親子間衝突跟著增加。
本來還有幼兒園、學校分擔家長的育兒重擔,沒想到三級警戒延長至今,因著居家辦公、停課不停學措施下,親子每天平均多出6.9小時共處在家,也讓育兒面臨新的挑戰。
(家長 Kaut(楊麗芳) Bunun
dha'ananae titina
Kaut(楊麗芳) Bunun
孩子真的沒事的時候就吵吵鬧鬧,只能大聲吼叫啦,(那媽媽你怎麼舒壓?)我舒壓哦,過了就好啦,因為生氣只是一時,後面還是很多事情要做。)
親子能否長時間和平共處?考驗父母能耐。但看看最新數據,超過半數家長坦承疫情下親子衝突明顯增加。然而社福團體卻擔憂,兒少保護案件實際通報量恐怕存在黑數。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 周大堯
家扶基金會ta adhidhapae caha'e
周大堯
有40%的(兒虐)通報來源是教育系統人員,但是從5月中旬以後,很多老師沒有辦法很緊密去了解到這些孩子在家庭裡面生活,所以在最近數據上擔憂到底是不是真正呈現,它目前疫情下的兒童保護狀況。)
正因為疫情來襲,親子關係跟著拉警報,從數據中看出端倪,去年兒少保護案件通報量8萬3,108件,較前年成長12%。該如何降低親子衝突?諮商心理師也分享小撇步。
(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ta'itovolrae idheme koisang
王雅涵
在疫情期間不知道怎麼相處的時候,你可以跟孩子討論固定的作息,固定的生活作息建立一些儀式感,還有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線上課程。)
想想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諮商心理師鼓勵家長,轉念把握與家人緊密的相處時間,透過與孩子共同分工合作,打掃環境培養固定的互動時間,或許就能適時排解焦慮情緒,並與孩子寫下難忘的美好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