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港周邊的土地將近有70名族人申請增編劃原住民保留地,但申請多年都沒有結果,特別向立法委員陳情,4日立委廖國棟特別邀請族人及相關單位,在東河國小召開說明會。
(立法委員 廖國棟 阿美族:
港口周邊的土地,在申請保留地的時候,遭遇到一些困難跟難題,當然還有其他的案例,我只要處理港邊的土地,後來又聽說,因為港邊的土地,因為海岸法的相關規範,不能申請保留地,我說沒有這樣的事,大家都搞不清楚,所以叫我來做一個說明。)
(東河部落居民 高蘇星 阿美族:
在民國96年,東河鄉公所有發文增編,原住民保留地的審查清冊,結果發了回文是使用編定列表,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其他管機關用途之土地,是不是到現在也沒有編列,也沒有整編過。)
東河鄉辦理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的業務,近年的進度非常緩慢,族人是遲遲等不到土地,感到非常疑問,不過會中公所跟國產署卻互推責任。
(東河鄉公所原行課長 張淵智 阿美族:
目前面臨的問題,國產署每個月只有排勘兩次,每次是7筆,每個月大家算一算,是不是只有14筆的土地,分割完之後,是不是還要進行複勘才能送件。)
(國產署台東辦事處主任 蕭煇俊:
為什麼剛剛跟你講過,一個禮拜兩天降到兩個禮拜一天,就是你們會勘完不處理內業,一周本來29件,什麼時候處理完,這是會勘完的,對不對,而且上次會同縣政府,去輔導你們之後,你們告訴我什麼,800筆的資料不見,你們要找出來。所以你們不要把你們該做的責任推國產署。)
公所跟國產署彼此互推責任,讓現場的族人感到非常錯愕。
(東河部落居民 高蘇星 阿美族:
你請我們來這裡聽你們吵架嗎?聽你們去爭嗎?你們的業務疏失,是我們的錯嗎?是我們權利人的錯嗎?真的我真心非常難過。)
(原民會土管處長 杜張梅莊 魯凱族:
我們還是覺得說,在整會勘上的主導上面,還是鄉公所,鄉公所的會勘上,國產署也願意配合,未來就是說會勘完了,你的案件,初審清冊的案件整理,要跟得上腳步。)
金樽港周邊傳統土地,經說明並不受海岸法限制,原民會特別督促公所盡快完成程序辦理,同時為了加速原保地分割作業,將計畫發包委外進行。原民會也表示,全國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申請案件約有55,000件,面積約50,000公頃,完成的比例有30,000多筆,而原保地業務,東海岸三鄉鎮就佔2分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