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4
記者
Ciwas Yamai (蔣淮薇) / uliu (郭亞文) / puljaljuyan(李耀維) 花蓮秀林/新城/台北市

傷痛不該被遺忘 814國際慰安婦紀念日

1991年的8月14號,是韓國慰安婦阿嬤金學順,首次將日軍二戰時期的軍事性奴隸制度公諸於世,更是全球第一位揭露日軍性暴力的女性受害者,她的勇敢,不只為這段歷史,掀開扉頁,更鼓舞其他"阿嬤們"挺身而出。

(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記者 黃子明:
最早也是(因為)韓國的慰安婦,她們(台灣阿嬤們)開始挺身而出(亞洲地區)很多國家都有這個問題,像本省籍的 台籍的 還有像客家籍的,大部分是到海外去,因為他們當年不像原住民,都是在部落附近營區(受害))

這段塵封半世紀的歷史傷痛,終於在一個個吹哨者勇於現身後,得以見光,揭露當時日本政府動用國家機器,在亞洲多處設置慰安所,欺騙、網羅數萬名年輕女子,被迫為日軍提供性服務,包括台灣本島,北、中、南、東10處營區,都有族人受害蹤影。

(文蘭長老教會牧師 Aki Harung (林光榮) 太魯閣族:
她(原住民阿嬤)可能回憶,想到過去比較痛苦的(記憶),她就開始講(受害過程),我們也告訴她說,這也不是她的錯,那已經過去的事情)

然而就算歷史悲劇會過去,但心中的傷口,能因此淡化嗎? 

(文蘭長老教會師母 Kingi Piji (葉桂英) 太魯閣族:
被欺負的人那種感覺,一定是很痛的,假如沒有上帝擺平她們,這些被欺負的話,她們也是真的會受不了,可是她已經很忍耐也很堅強,那一段她真的埋在心底)

根據婦援會官方統計,前台籍慰安婦阿嬤共59位中,有12位原住民阿嬤,但如果仔細推估,應該還有更多潛在的原住民受害者,至今仍沒有機會,說出這道祕密。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候選人 康淑華:
其實原住民阿嬤,她們的求助是在1996年,其實是在比較晚的時候,所以其實大部分的人,是選擇噤聲的,我想有一部分是部落文化,會怎麼樣看待她們)

尤其當阿嬤們正年邁凋零,目前已知前台籍慰安婦,只剩下最後一位原住民阿嬤,長期關注慰安婦議題的學者康淑華認為,除了應當銘記這段過去,更重要的是建立友善、接納環境,才能幫助更多女性受害者勇於發聲,讓這類性暴力,永不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