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暫停台灣釋迦進口,導致台東1萬5千公噸的鳳梨釋迦,要從外銷轉戰內銷,中央跟地方在農曆春節前賣力促銷,雖然部分農民順利把大部分春節前採收的鳳梨釋迦賣掉,但年節過後仍約6千公噸準備採收,如今國內市場幾乎飽和,連北農也傳出跌價跟限量收購,讓農民很無奈。
農民忙進忙出,趕著採收熟成的鳳梨釋迦。隨著農曆年結束,進入台東鳳梨釋迦調節產季,雖然縣府在春節期間,特別允許農民路邊擺攤賣釋迦,促進內銷市場,但效果很有限,粗估全縣還有約6千公噸的鳳梨釋迦等待採收,農民苦嘆,中盤收購格已跌到25塊不到,根本入不敷出。
(釋迦農 陳善申 卑南族:
今天(9)的收價,可能是在18到23(元/台斤),連一個成本都沒有辦法收回來,不好賣,時間到了還是要採收,價錢就打低一點 都沒辦法)
(釋迦農 林鳳雀:
北農那邊是跟我們講說,量太多了,他也沒辦法幫我們銷,他跟我們講只能收2500件)
往年台東9成鳳梨釋迦都是外銷中國,如今外銷通路受阻,國內產量過剩,除了中盤減價收購,另外北農也因為數量過多,改採限量收購,拍賣價更是跌到每公斤50元以下,比春節前還低,農民無奈卻也只能繼續採收,就怕慘賠。
(釋迦農 林鳳雀:
他能收多少,我們也是要出,我們也是要把它採收下來,能賣多少算多少,簡直是血本無歸來形容)
(釋迦農 陳善申 卑南族:
你轉作(其他作物),像我這樣子要老不老,要年輕不年輕 你要轉作,你還要等個好幾年(才能收成),你要吃什麼)
自去年9月中國禁止台灣釋迦進口後,中央、地方接連祭出各項內銷推廣跟補助政策,但農民普遍認為效果不如預期,另外農糧署今年雖特別增列鳳梨釋迦轉作補助,但大部分農民仍在觀望未來外銷的可能性,不打算轉種其他農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