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8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許家榮 立法院

林道開放避山林亂象 立委籲制定共管機制

丹大林道管制車輛後,下一步該怎麼走?原民立委們紛紛呼籲林務局,應跟當地部落討論共管機制,避免山林亂象再度上演。

南投林管處以台電公司因應保線需求進行路面整修,對日前意外頻傳的丹大林道,實施車輛管制。然而丹大林道本來就不適用林務局的"林道管制規則",日後仍無法可管的情況下,立委伍麗華認為,應回頭循原基法第22條,政府於原住民族地區劃設保育區等其他資源治理機關時,應取族人同意並建立共管機制。重新整頓丹大林道的管理方式。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我們的傳統領域除了共管機制,我們有沒有辦法透過一些像是,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劃設,或者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劃設,讓這樣的傳統領域,有了這樣的保護在,進行對外的總量管制 )

而林務局也在一次會議中表示,確實有意從劃設保護區著手,而立委孔文吉認為,丹大林道境內擁有多處布農族人的歷史遺址,先行限制民眾出入,確實有必要。

(國民黨立法委員 Yosi Takun (孔文吉) 泰雅族:
七彩湖那裡就,不能讓這些越野車靠近,我們要先保護我們的文化神聖遺址,那這是第一優先,第二優先才能夠怎麼樣來訂定,我們的共管機制 )

先禁止再來好好談共管,立委高金素梅則認為,除了環境保護措施,當地人文自然遺址,也應從文化資產程序著手保護。此外進入傳統領域登山,高金素梅表示原民會也有責任。

(翻攝自臉書: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無黨籍立法委員 Giwas Ali (高金素梅) 泰雅族:
既然你要去這兩個分局申請(入山),你一定要有那張單子,布農族的禁忌,七彩湖它的名字,它的由來是什麼,請你們進去是用崇敬,尊重文化的態度進去 )

從入山就有義務了解傳統領域中的歷史文化,其實這也是近年來不斷在登山客,跟部落族人容易發生的認知衝突。因此立委們也期盼,政府能從丹大林道的經驗中,了解共管機制不僅維護傳統領域生態,也能讓外界更加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