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e'iyaeh ray Sakaro' 'okik Sekla' noka tatini' ka kakrangi'an
to'oya' patae'aes ila ka pinoti' ray kakoko:olan, 'isa:a' haeba:an mae'iyaeh minowa' rima' ray koko:ol manmanra:an, 'oka' ila ray kapayziza'an ra:an So: komita' ka sae:pae' ma' 'oy rokrokon, hini koSa'en noka mae'iyaeh Somiwa' ka howaw. 'oka' ila hayza' 1 ra:an mae'iyaeh rima' ray koko:ol rokrok ka binoloe' ka binbiniSitan, hini 1 howaw hayza' ila 'akoy ka kakhaha:ihan. hini koSa'en nasiya kapinatawawan ray 新竹霞喀羅 ka 駐在所 langi:. 'ima rara:am 'akoy ila ka hin'az'azem, nasiya rinorok ka binbiniSiyan kita'en koSa'en Sinbil noka 'ankakhayza'an a 'ima ray ka'iyalawa'an noka ripon ka tatini' . tani Say 'isaso: ka Sinakira:a', sa'oewaz hayza' 'inakhisaza'an ka binbinniSitan, nasiya ma' ka'alibihin ila. 'isa:a' la 'ima rara:am ma' patihekla' ka 'ima haeba:an, So: 'am rima' ray koko:ol, ma' minSa'la' pakSa'te: ka tinal'awan.
開放山林之後,愈來愈多國人熱衷登山活動,不過在登山過程中,看到垃圾要撿起來,看似天經地義,但有一群網紅淨山時,撿了地上的酒瓶,卻引發爭議。因為他們撿的位置,就位在新竹霞喀羅古道的駐在所周邊。文史學者擔憂,這些酒瓶恐怕是日據時期留下的物品。經當地協會檢視,也確實有一些是日據時期的酒瓶,並放回原位。而學者也藉此提醒大家,登山前要做足功課。
撿起地上散落的酒瓶,看似熱心的淨山舉動,或許你我都感覺不出有任何端倪,但說出位置,卻讓人大喊"修但幾勒"。
原來一行人就是在新竹霞喀羅古道上的駐在所,就有學者擔憂他們口中的垃圾,恐怕就是當初日據時期所遺留下的物品。而透過這些遺物的標記、位置,也能成為日後學者調查歷史樣貌的關鍵。影片一出,就引起一陣議論。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鄭玠甫: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kamatatoroe'toroe'
鄭玠甫
大部分的登山者,在駐在所的一些酒瓶,是過去歷史的東西,其實算是一種常識 )
而根據新竹林管處表示,該團隊後續有請當地協會協助垃圾清運,協會也在當下發現有兩三個日據時期的酒瓶,並順利放回原地。事後拍攝團隊也發出道歉聲明,表示在做任何影片之前會再做好更全方位的準備。而為了避免事件重演,新竹林管處將規劃盤點沿線的歷史資源。
(新竹林管處長 夏榮生:
新竹林管處tahoki'
夏榮生
看看後續是不是有機會,有沒有必要要做一些解說告示牌,那或者是說,至少我們有這些紀錄資料 )
不過這類山林文物的爭議,日前才發生在"萬山岩雕"疑似遭破壞事件。讓學者擔憂,未來這類事件恐怕會愈來愈多。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鄭玠甫: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kamatatoroe'toroe'
鄭玠甫
在那麼偏遠的地方,其實是沒有人固定在那邊,像博物館一樣,在那邊監看你有沒有亂動,所以還是要靠登山客,自己能夠控制自己 )
但這也並非沒有解決之道,鄭玠甫分享台東延平的布農族人,就透過重返內本鹿家屋重建計畫,重新修補與山林土地的關係,當中也有一些登山客參與其中,進而了解原住民族與山林間的歷史文化。雖然計畫只有少數外地人參與,但鄭玠甫也提到,要讓正確山林知識傳遞,該團隊或其他網路影片創作者,也能藉由這次經驗並充分學習,發揮自身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