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寫實風格記錄原民生活意向的畫家張文松,則是把有文面的泰雅族、太魯閣族長輩畫像,搬到南澳泰雅文化館展出,並以"重拾紋路"為主題,讓族人懷念這些長輩生前模樣,也期盼,年輕人透過畫作,了解自己族群的美麗紋面文化。
堅定的眼神、美麗的紋路,看似照片的油畫作品,把時光拉回到繪製部落長輩肖像的那一刻。
(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保存者 Pasang Yukan(卓順來) 泰雅族:
當然是會想到我們自己的部落的人,真的很感動,第一次邀請我 邀請卡給我的時候,有這個事情 我就回來參加)
(畫家 張文松:
那個耆老已經都不在了,文面的耆老已經都不在了,你說文化或者是歷史也好,我們就是把它記錄下來,後來的人才會知道,有這麼一段文面的歷史這樣子)
族人表示,文面對泰雅族人而言,是生命禮儀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這些美麗的紋路,是族群的榮耀。而張文松透過畫作,把原民長者的肖像永久保存,讓畫作更有了記錄文面歷史意義。另外,在因緣際會下,成為張文松畫作模特兒的織布工藝保存者彭秋玉表示,張文松的畫作記錄了自己跟孫女在織布的意象,不只堅定自己在文化傳承的力量,更保留了珍貴時刻。
(泰雅族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保存者 Bakan Nawi(彭秋玉) 泰雅族:
畢竟我們做文化工作 我是織布老師,我希望有這樣的意境,真正地可以把我的技藝,傳承 傳給我自己的家人,所以我看到那個 初稿的時候,我就很感動 就掉下眼淚了)
(南澳鄉長 Yukan Dosi (李勝雄) 泰雅族:
除了讓現在的人能夠去喚起他們過去,對部落對文化的認識之外,最主要是能夠讓我們的未來的學子們,能夠來到這邊來看看他們祖先,來看看我們泰雅族的文面的藝術)
"重拾紋路"張文松畫展將展到4月30號,不只喚起族人對長者的思念,也期盼年輕人能記住自己族群美麗的文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