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
記者
依婉娜威 陳民紋/南投仁愛報導

仁愛國中本位課程 拓展學生多元文化視野

Jingay kocung mptgesa mpslihe gaya knklegan

南投縣仁愛鄉仁愛國中在民國57年實施9年國教,並選址在羅德夫社,也就是現址仁愛國中, 學生來自仁愛鄉12個原住民小學,仁愛國中推動原Q達人本位學校課程,每週三有族語課程、舞蹈課程、藝術課程、 聘請優秀的老師擔任社團活動課程,學生們在這一天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在未來回到部落,增加個人語言溝通領導能力,提升多元文化的體驗及科技培育課程,可以實踐並應用在生活。

南投縣仁愛鄉仁愛國中位居中央山脈海拔約1332公尺,四周重山環繞, 原為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Seediq Tgdaya)羅德夫部落(Alang Drodux)的所在地民國57年實施9年國教,並選址在羅德夫社,也就是現址仁愛國中。
  
仁愛國中學生來自仁愛鄉12個原住民小學,有賽德克族、泰雅族及布農族、還有少數來自滇緬的擺夷族及少數漢人,全校原住民學生占88% ,以大方向來說泰雅族從力行產業道路連接瑞岩、紅香等泰雅族部落,而賽德克族是從霧社、春陽村、都達村、德鹿谷村是賽德克族。萬大泰雅族是從親愛村在仁愛鄉中西部,霧社以南,萬大、親愛,布農族曲冰遺址即可抵達曲冰部落(仁愛鄉萬豐村),西接法治村,與萬豐村相接。因此仁愛國中開設族語班,有分別有賽德克語的都達語、德路固語, 泰雅語的賽考列克語,萬大語及布農語的卓群布農語

仁愛國中位每週三訂為原民日,當天社團活動課程多元,聘請優秀的老師擔任社團活動課程,學生們在這一天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隨班老師的照顧,也可以改善班上學生學習的氣氛。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不僅族語會有隨班老師 然後我們的原住民舞蹈練習有隨班專門專職的老師、然後科學社也有、美術社也有,為什麼?因為我們老師最想知道的是學生進步的情況,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老師在,然後外聘的老師走了,我們不曉得小孩每個人的學習的狀況啊!而且從旁邊在老師不在的時候怎麼去幫助他們!也是我們的責任之一。

(仁愛國中教務主任 謝玉霞 排灣族
Jingay kocung syuning
謝玉霞  Paiwan
來到仁愛國中有7年、8年了。從前面的時候基本上有要求孩子,初級認證過了就好了,但我們發現從國小段積極推動族語認證,然後到國中段 我們發現孩子在國小的時候,初級認證就已經過了,所以我們現在的課程,我們老師會教得比較辛苦,就是不但要推的是初級認證,也會發現在班群會分成兩個課程,,一個是初級認證考試,再來也會推中級認證考試,他們族語認證對他們升學來說是基本門檻,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達到那個門檻,今年更特別,因為我們今年有一個國三的小朋友,現在已經達到中高級認證通過。

(仁愛國中通過中高級認證學生 Bi'az Tamalasan 布農族
mpsluhe wada mangal ngayan patis snadu 中高級
Bi'az Tamalasan  Bunun
Maca nak inak a tupaun tu
我的名字叫Bi'az Tamalasan
Tmalasan好像是我們家的姓,然後Bi'az是從我們長輩取下來的,就是從我的阿嬤,應該是他們那一代傳下來的名字。那是因為我們的名字就是一代一代這樣傳下來的,從小就是我們都是就是爸爸、媽媽都是個跟我們講母語,如果外面有親戚來家裡,也是用母語跟我們溝通跟我們講話,老師在上面講什麼,如果真的不懂的話就聽。然後如果自己瞭解,就是去跟老師拿那個本子去看,因為老師推薦我們族語E樂園,然後我們會進去,然後考前的時候也會很努力去複習,然後爸爸媽媽也會教,因為他們都會講。

每個星期三上午除了學生學習族語之外,隨班老師也會自主盡情參與學習族語課程,希望透過老師的示範的效果,鼓勵學生一起參加族語認證。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我們身為原住民,而我們可以把我們基本做好會被大家肯定,我們是用這樣的立場跟大家 孩子這樣說,而且我們老師很珍惜自己在原鄉,可以有那麼多的族語老師同時入校,他們到了高中高職也許找不到可以教他族語的老師,然後老師都是聘在地的,然後有認證過的老師,所以他們很辛苦。 

仁愛國中每週三為訂原民日,除了族語課程以外也有舞蹈課程、藝術課程、原創教室,下午為技藝課程,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象,進而肯定自己,充滿文化教育指標性的意義。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我們原住民舞蹈練習時間,也放到了星期三上午,那因為原住民舞蹈是我們重中之重, 大概有4、50個孩子都在練習這個,因此剩下的不同興趣傾向的我們就有原住民科學社,每年的原住民科展我們會讓孩子從中學習,還有一個呢?是他們是有繪畫天分,他們會做出有不一樣的繪本或是版畫或者是做一些大型的製作,我們都讓他們各自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表達方式,然後來享受我們這個原住民日的一整天,那種充滿藝術氣息的日子。

生活在大自然的孩子,需要由老師引導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透過生活觀察以及經驗,讓每一位學生的創作作品,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社團美術老師 陳立
Ptgesa jyuga
陳立
一個延伸創作在做繪本的背景氣氛,然後呢?我們前面其實這張讓他們作品先自由隨意的線條,隨性的線條從裡面去找具象的東西,找到具象的東西之後我們再賦予完整的圖形,其實完整的圖形每一個孩子他跑出來的東西就都不一樣,其實在作畫的過程中,可以跟他的生命背景跟他的生活經驗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其實是很有趣的。 

(仁愛國中學生 盧子晴
Jingay kocung mpsluhe
盧子晴
(那你覺得這種畫畫的課程)(對你有什麼幫助嗎)就是紓解壓力,紓解壓力(那你這樣從畫到完之後)(你有什麼感覺)很有成就感)

一筆一畫勾勒出來的圖形,透過學生的想像立完成一個立體空間,可以了解學生內心裡面最細緻生命的意義。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我們還是沿襲著原住民的這種思維,然後我們來做繪本,因為繪本可以講故事,可以讓孩子從那種他沒有去設計過,他很自發的,然後用那種潛意識引導的方法,讓他說出他心裡想講的故事,效果非常好,尤其是也許孩子透過畫筆,比用口說更能夠表達他自己。

原創教室課程主要是研究科學社團,參加的同學對科學研究有濃厚的興趣,近年來,受到疫情的影響,由老師帶領學生特別製作造型可愛的山豬消毒噴霧器,外觀可愛,每一片木頭的組合及電路配置都是學生與老師動手完成的,除此之外也研究如何解決部落交通問題,透過老師的指導利用樂高組合進行模擬。

(仁愛國中原創教室 學生 潘宇辰
Jingay kocung mpslhe 
潘宇辰
我們專題研究背景是針對仁愛鄉篇道路的安全,然後我們有統計,這3年來車禍統計,我們也有計算仁愛鄉的景點數量,然後這是我們的問卷調查,我們調查仁愛鄉的路況這些的。

(仁愛國中原創教室學生 蔡宛茜  
Jingay kocung mpslhe 
蔡宛茜
我們針對仁愛鄉道路問題?我們去找了很多方法,然後做出了成果,然後做出了像那些機器來模擬仁愛鄉的道路。)

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詢問部落居民,題出問題集思廣益,模擬現場,找出解決在地交通的問題,學生們也必須要有毅力跟耐心進行研究,因此學生們與老師常常犧牲休息時間進行實作討論,秉持著團隊合作的精神才能達成任務。

(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持學系 專任教授助理 林大智
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持學系 mptugesa 林大智
很多的居民都會提供一些想法,怎麼做比較順(所有參與這個科技的小朋友)(他們都有什麼樣的特質)

要吃苦耐勞的特質,他們在假日留下來做、他需要放假留下來做,或下課要留下來做,他需要有基本的想法,還有動手做的能力可以去完成,他會有最簡單的科學探究能力,然後會有一些會有科技技術能力,然後其次嘛!有邏輯思考。 

長期以來仁愛鄉產業道路,只要遇到天氣狀況不良或是雨量較多時,容易造成部分路段崩塌,對於部落的交通問題,學生跟老師有共同的理念一起研究如何解決部落產道路崩塌的問題。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昨天才有孩子從靜觀那裡出不來,因為一顆大石頭掉在路上,然後車子就過不去,然後人也搬不動因為太重了,所以這就是他們的生活,這就是他們的困境,我們之前做高山農業就說高山怎麼用電腦控制,濕度太高要降濕度,因為我們的遠端我們的山是離我們很遠的最好是可以用電腦遙控的,你看我們想的都是生活相關,這些孩子也都是從生活裡面來產出養分,每次我們比賽沒有得名,我還是很感動,擁抱他們,我說你們做得比我想像得好太多了。
 
響亮的節奏聲,由舞蹈社團文凱老師帶領現場所有的學生,他們穿著泰雅傳統服飾,從訓練一開始先由基本的舞步、姿勢開始,再慢慢進展到更精細複雜的舞步,文凱老師對學生的基本動作非常要求。

(仁愛國中舞蹈社老師 劉文凱  
Jingay kocung mptgesa kmeeki
劉文凱
這一次的舞碼呢?泰雅族的樂舞做編排,其實來到仁愛國中學校,也是這一學期這一年上一個學期,來參加這一次舞蹈比賽,那有這個機會能夠帶領學生參加舞蹈比賽,透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們,能要求自己以外能夠透過自己的族群文化,由於這個學校特別他的族群非常多元,所以不單單只是泰雅族在練習的過程當中,會有一些些摩擦,或者是有些族群不一樣時候,會有一些要磨合,這中間也是會訓練大家的團結跟他們向心力,主要是自律很重要,其實在教育過程當中,透過樂舞讓他們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以外,才能夠自我認同,非常達到那學校也滿重視文化推廣這個地方,所以有機會能夠帶給孩子們目標跟未來。

通過有自然敲擊的節奏聲、學生們用身體的肢體展現力與美,來表達泰雅族的文化藝術。舞蹈社團的學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等族群,參加人數最多的社團,雖然統一使用泰雅語言,學生們用歌聲融合舞蹈展現原住民團隊的精神,了解到大家一起在守護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
 
(仁愛國中舞蹈社老師 劉文凱
Jingay kocung mptgesa kmeeki         
劉文凱                                
在學語言很奇怪,可能不習慣,像布農族學泰雅族好像怪怪的,我就跟他們講,其實你們學的這個是泰雅族,你們就要像泰雅族人一樣。那主要是他們,
我們跟泰雅族比較分男生女生的工作,在教導不可以跨性別這一塊,那當然也會有聽長老的一個訓話,就要很尊崇所以在部落的他那個算是部落的一個養成的文化背景,你還是要跟他們講,就是透過這個樂舞來去做一個呈現。

民族舞蹈老師劉文凱說,雖然跳的舞蹈是以泰雅族為主,對於其他族群舞蹈也有相當的研究,未來也希望透過不同族群的舞蹈互相交流互相欣賞,做為社團活動練習。有些學生從力行國小開始跟著文凱老師學習敲鼓,成為舞蹈重要的角色之一,更是舞蹈節拍的靈魂人物。

他們是我國小教過的它們在練打擊的時候比較順一點力行國小畢業的所以他們在練習的時候也不錯這位對古有興趣們才會安排在打擊。
有沒有敲錯過

(仁愛國中舞蹈社 學生 葉楓 賽德克族
Jingay kocung Mpsluhe 
葉楓  Seediq
有哇(結果呢現場怎麼樣)尷尬)

老師很注重我們的歌聲我們的喊聲然後馬步拉弓箭的時候才有力道。

仁愛國中本位課程推出原Q達人課程,透過課程學習各族群文化的共通性質,讓孩子能夠從族群文化互相了解各族群的文化精神。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我剛來的時候我聽說布農族跟泰雅族最容易吵架的
然後後來因為我們推了原Q達人校本位課程,學校本位課程有像尋找家族樹遇見新自己,我們為什麼是這個族我們祖先帶給我們什麼好的特質,然後讓他們去切磋討論,就漸漸地有了原Q課程,他們知道雖然我們是不同族,但是我們有共同狩獵文化我們有共同的陷阱,我們可能在祭拜祖先有什麼一樣的,然後就有不一樣也有一樣的,但是有一樣的那種精神更多。孩子其柔軟的,他們有時候是成見。多元文化教育讓仁愛國中的學生視野, 不同文化特質的學生擁有均等且豐富的學習機會。

(仁愛國中學生 張永結 
Jingay kocung Mpsluhe
張永結
我們在寒假期間,老師帶我們做的課程,然後我們會探討原住民的一些文化,  賽德克、布農族、泰雅族、擺夷族等,(賽德克族)像是他有很多的祭典,就像是播種祭、獵頭祭,然後捕魚祭等。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這邊漢族的小孩,他們讓我感動的是,它們覺得很好原來我的世界比別人豐富了,5倍或6倍就像我們出國,假設我們我會講英文跟法文,我的世界就大兩倍,那麼我們認識布農族、賽德克族、泰雅族,其實我們這邊還有排灣族的老師,我認識更多不同的族,我比別人世界更大,他們是這樣的胸襟,這很棒的我們的小孩

學校的本位課程的核心價值符合學生當下生活情境的能力外,培養學生隨時能注意到問題,進而針對不足的地方學習,做出行動找出解決問題。

(仁愛國中校長 朱珮芬
Jingay kocung koco
朱珮芬
不管是科學社、原舞,我們課程裡面還有包括那個身體的肌耐力,還有包括你那個所有那個舞蹈的色彩,還有他們的弓箭啊!那些茅製作其實我們的課程都有,所以讓他說,你看我學的就是我用在我的成果展現上,然後未來回到部落,部落有需要,同樣也可以拿出我所學的來幫助一舉數得。
 
仁愛國中的原Q達人本位課程,透過族語課程、美術課程、科學課程、原舞社…等活動學習成果,在未來回到部落,增加個人語言溝通領導能力,提升多元文化的體驗及科技培育課程,可以實踐並應用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