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眾有收到保險公司寄出的防疫保單的續保通知嗎? 消基會表示,從四月中至今,針對防疫保單爭議,就接獲十幾件投訴。有民眾表示,自己收到續保通知後如期繳款,卻遭保險公司回應"拒絕續保",讓民眾擔心,保單失效後,該如何應對疫情影響? 消基會也表示,保險公司如果不再續約,應該要儘早告知民眾,不然這樣的作法,可能會違反誠信原則。
去年疫情在台灣爆發後,各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防疫保單,時隔一年後,保單也即將到期。消基會就表示,從四月中開始,陸續接獲民眾投訴表示,收到保險公司寄出的防疫保單續約通知單後,如期繳款,卻被保險公司告知"拒絕續保",讓民眾相當錯愕。面對保單即將到期,要馬上找到保險公司投保也不容易,對此,消基會表示,金管會作為主管機關,應該要要求保險公司承認續約的效果。
(消基會董事長 黃怡騰:
我們是呼籲,保險公司不能夠用保留條款,拒絕對這些消費者續約的請求,或者已經實際上,繳費的這些續約的動作 來加以排斥,希望主管機關能夠要求保險公司,針對這些已經發出續約通知,人家已經完成繳款 這些行為的人,要承認它(保單)續約的效果)
疫情的攀升,也表示感染機率上升,而保險法也有明文規定,當危險上升時,保險公司都應該要提早告知民眾,如果保險公司在知道危險增加後,仍然收取保險費用,就等於喪失了停止契約的權利。但保險公司在沒有提前告知民眾保險內容要變更的情形下,寄出防疫續保單,讓民眾繳款,不就是默認了按照原訂的契約進行續約? 面對保險公司之後提出的拒絕續保行為,消基會表示,有可能會違反"消保法"第12條,違反誠信原則。
(消基會祕書長 徐則鈺:
那當然這個具體的個案,等於可能是要由法院來認定,那至少我們消基會覺得,契約的某一方當事人,他自己可以決定說這個契約成不成立,這個對於消費者來講,當然是顯失公平)
目前台灣確診人數居高不下,若確診或實施居家隔離,不僅影響經濟收入,也會增加醫療開支。 但消基會也呼籲民眾,不可以抱持僥倖心態投保,或把理賠金的多寡當作唯一的參考,應該保持正確的投保心態,當不幸真的發生時,保險才可以填補傷害造成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