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o ci hosa 'emo eachi a ʉ t ʉ c ʉ ta mahuhupa
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推動原住民族土地與歷史轉型正義,族人與林務局也開啟了《狩獵自主管理計畫》,至今全台超過20個部落地區進行試辦,在這過程中,社會的另一邊卻發生了王光祿釋憲案,涉及釋字803號,全台灣都在關注與討論狩獵文化,凸顯原住民社會,亟需一套以族群為本位思考、推進原住民權利往前邁進的實質政策。狩獵權利預計在今年,會有哪些實質進展呢?原民日剛過,我們一起來回顧先前獨家專訪林務局長林華慶,暢談狩獵管理政策的下一步,以及今年會有的重大進展與宣示。
2016年新政府上台,台灣社會期待的轉型正義,視為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的首要任務。近年來,立法院多次想要修改《野生動物保育法》,放寬原住民狩獵限制,卻引發動保及環保團體的激烈反彈,遲遲無法修法,台灣社會還是陸續衍生出一連串狩獵爭議。該如何拿回原權、拿回狩獵權,取得社會共識,結束這長達十幾年來的狩獵之爭,成了台灣社會迫切面對的轉型正義課題。
(總統 蔡英文
Soo'to
我代表政府向各位道歉。)
這一聲道歉,開啟了國家與原住民的共生和解之路,設置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但政府改造仍需要一股由下而上的改革力量,新政府上任之後,幾位族人依據原基法中的共管精神,與林務局開啟了《原住民狩獵自主管理計畫》,努力朝向「自己的狩獵可以自己管」的目標邁進,目前已經在全台蔓延開來,超過20個地區進行試辦。
(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tayaezoi ta lin'uci
我們就是希望說在肯認原住民族,對於自然資源的權利前提之下,我們就逐步的更積極的來跟原住民族攜手,怎麼樣可以去回復到過去不管是在生活的傳統或者是其他方面,對於這些山林資源的利用,當然我們其實一開始,也透過非常多對話的機會,確認了我們跟原住民族共同保有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永續。)
過去,林務局面對原住民狩獵議題時,礙於法令限制,大多採保守態度處理,原住民權利與法律權利就像兩條平行線,難以交集。反觀今日的狩獵自主管理制度,提倡的是,政府承認部落作為自然資源管理的集體單位,進行實質管理,政府端藉由與部落簽訂行政契約,來確立部落與政府兩端的具體合作事項,區分彼此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tayaezoi ta lin'uci
那我們怎麼樣讓狩獵,在一個經由法律的調適,在法治之下,它可以是光明正大,大大方方的去進行,而政府做為自然資源管理者的角色,怎麼樣可以從旁協助。)
行政契約的簽訂,肯認原住民是山林的主人,政府只是從旁協助的角色,因此契約中最重要的狩獵自主管理公約,全權交由部落內部組織,因地制宜來訂定,藉此彌補現行法令的侷限性,也讓同一套管理辦法,保留各自族群的文化性,讓狩獵權利往前邁進。
(原視每日新聞製作人 Yaway Maya(李玲玲) Atayal V.S. 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letuocos ʉ Yaway Maya(李玲玲) Atayal vs tayaezoi ta lin'uci 林華慶
這幾個階段它就會落實在我們的狩獵,原住民族狩獵管理辦法裡頭,這個就會藉由法制化的程序來確保,它就不會再是一個試辦的計畫,(最快什麼時候可以預見這樣的事情可以被看見?)老實講,我覺得明年應該會有機會。)
展望2022年,林務局的下一步,目標就是和部落簽訂行政契約放入法律權利,成為實質政策,重新縫合原住民跟山林之間的親密關係,從狩獵開始,一步步落實原住民自治的新藍圖。
(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tayaezoi ta lin'uci
那未來可以去把自主管理的範疇,從狩獵更加的擴大,由原住民族跟政府一起來共管山林,來共享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