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2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puljaljuyan(李耀維) 台北市

北市教師研習 探討原民轉型正義入歷史課程

六年前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開啟了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之路,但要如何把多元文化的這股精神,落實在台灣這片土地的各個角落裡?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環,台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就攜手台北市歷史學科平台,以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納入高中歷史課程為主題,要帶領歷史及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師,進行原轉內涵的研討及教案設計。

說到「轉型正義」四個字,會先想到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的原民日向原住民族道歉,還是台灣這片土地上,遭受到政治迫害的過往?為了回應這艱澀難懂的四個字,也因應12年國教多元文化的核心素養,台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攜手台北市歷史學科平台,以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納入高中歷史課程為主題,要帶領歷史及社會科學領域的教師,進行原轉內涵的研討及教案設計。

(參與研習教師 黃淑靖:
轉型正義它很難教,誰的正義?然後什麼叫做轉型?然後到底有沒有歷史真相這件事?對那我想知道說,到底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這一段歷史?沒有人敢講絕對真相,那比較趨近於真相,所以我就來這邊學習,希望能得到一些想法。)

要消化並轉譯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內涵讓學生了解,即使是深耕教育界38個年頭的教師,仍是一項不簡單的大工程,對此,國教署在今年上半年就聯合東華大學,培育了一批種子教師,組成巡講團,從自身經驗,協助第一線教師。

(講師 Picalag kipi(余年華) 排灣族:
原住民到底在爭取什麼?總統為什麼要做這種高度的道歉?那這種東西是先讓一般教師要能夠了解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這是最難的。)

(講師 蔡佳純:
現在剛好在(學校)教毛利人的傳統,我只要教到一個段落,我就是跟原住民族的處境 來做比較,那我覺得學生好像比較(會說),對耶,我以前怎麼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我覺得教育這件事,它想到就是說我以前怎麼沒有想到,就比較容易持續(學習)這樣子。)

研習課程也以升學優待議題進行教案分享,從人文關懷角度出發,梳理升學優待的成因、比較現有的升學優待方式,進而帶領學生進入議題探討。

(台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主任 Paicʉ Usaiyana 鄒族:
那我一直覺得說原住民的一些重要的議題,其實單靠原住民老師其實是不夠的,其實這個議題,其實是台灣,所有人應該都要知道的,一個議題那它其實是需要更多的不同族群,不管是漢人或是原住民都可以一起來學習 一起來推動。)

參與研習教師也期待,未來的歷史課本能廣納原民的藝術、文學等內容,開拓被政治迫害之外,原民精彩豐富的文化內涵,進而展望未來並落實台灣這片土地上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