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3
記者
Faul/Kacaw 台東東河/綠島

傳統竹筏Sanayasay號 首跨海航行綠島

Mi sanga' to fayang a milacal to riyar tayni i Sanayasay

為了追尋千百年前,南島民族從台灣島跨越黑潮,航向太平洋的足跡,在台東有一群人,打造了一艘阿美族傳統竹筏Sanayasay號,意思是綠島之意,而9月28日他們首度跨海航行,目的地是前往綠島,雖然一度遭遇強大的黑潮阻礙,但最後仍順利抵達,完成創舉。

為了尋找南島民族,從台灣跨海越洋的遷徙足跡,台東南島社區大學5年前,開始致力於阿美族傳統帆船研究,並特別委託阿美族工藝家Laway,跟部落族人共同打造一艘阿美族傳統竹筏Sanayasay號,9月28日從東河鄕金樽海灘,舉行祈福儀式,出海航行到綠島,希望依循考古技術,從祖先角度航行試乘,尋找先人們海上遷徙的證據。

(台東南島社區大學總幹事 劉烱錫:
singsi
劉烱錫
東海岸到綠島看起來很近,但有黑潮經過,所以南島民族要跨出台灣,勢必要跨過這個黑潮,但是如果你要跨黑潮,你的帆就要夠大,帆會不會破掉,變成是很關鍵,所以我們要取到,夠堅韌的材料,才有辦法克服做大一點的帆)

不過航行當天,受到黑潮的強勁洋流影響,Sanayasay號前進緩慢,途中經過商討,眾人決定由戒護船拖行到綠島南方,然後再繼續靠風力,航向目的地綠島。

(水手 阮文彬 阿美族
ilonanay
阮文彬 Amis
我們藉著風要往南的方向,好像速度不夠,然後黑潮的流水往北,一直把我們往北帶,所以我們會一直慢慢的偏離,會往東北方過去,跟我們預期的路線,是沒有符合的,所以我們只好再上船,然後重新把我們拉到南邊去,然後快到綠島的時候,我們再試看看)

傳統古帆船透過遠古技術首次航向海洋跟綠島,雖然一度不敵強勁洋流影響航行,不過最終仍轉變方式,依然抵達目的地Sanayasay綠島,同時船隻也保持非常堅固,這次完成創舉,也讓水手跟參與者都非常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