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puljaljuyan(李耀維) 新北八里

博物館推南島禮器特展 一窺數千年禮儀文化

透過貝殼、琉璃珠、刺青以及祭祖使用的器具等,南島民族的禮儀文化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近期十三行博物館與泰雅民族博物館共同合作推出"南島有禮-古代南島禮器特展",要讓民眾認識古代南島語族在人生階段、人群交流以及泛靈信仰的儀式當中,禮器所代表的意義及角色,其中,"紋身工具"更成為特展的焦點之一。

根據研究發現,古代南島語族普遍有紋身的習俗。從刺青的器具上,可以看到,婆羅洲上的伊班族人,會依照身分,圖案刻劃好在木板上,再進行刺青,與台灣原住民族的刺青器具些微不同。

(十三行博物館教育研究組研究助理 彭佳鴻:
那其實在整個南島語族都是一樣的,所以那基本上他們在刺青上面的,意義跟功能其實是很像的,基本上標示的,是一種身分地位的一個闡述,工具是一樣的,可是他們在工具上的造型,是很有差異的,他們會做各式各樣的,屬於自己文化的意涵,或者是一些象徵在上面。)

而禮器除了代表人際關係與身份地位、敬天祭祖等,而在不同國家、不同族群間,也時常出現類似的器物,進而反映出彼此之間的歷史淵源。

展覽也以"成年之禮"、"交誼之禮"以及"心靈之禮"三大主題,展出53組南島語族儀禮器物,精彩呈現傳承數千年的南島禮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