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辦的台灣科普環島列車,今天(26)又再次現身屏東火車站,這次總共有13個闖關攤位,其中包含物理、光學、生態、數位互動等科學運用,藉由互動讓大小朋友更認識科普知識。
由國科會與臺鐵局合作的"台灣科普環島列車",26號開到屏東火車站,現場科學市集有13個闖關攤位,藉由互動遊戲讓大小朋友更認識科學的運用,像是屏東科學教育資源中心帶來"門多西諾馬達",運用太陽能板讓光能轉換成動能。
(屏東縣立科學教育資源中心老師 劉寶元:
它是藉由光能去驅動太陽能板,太陽能板裡面有線圈就會產生電流,電流產生磁場之後,跟外面的這個永久磁鐵,就會產生磁效應)
屏東大學學生因為關心地下水議題,如何使髒水變成淨水,因此設計出水質過濾科學活動。
(屏東大學學生 方莞婷:
因為活性碳跟活性碳,之間的縫隙比較小,然後我們這小的髒東西,就會卡在活性碳這邊,就會流出比較乾淨的水,這個整個過程就叫做過濾)
一年一度的科普列車吸引許多學校學生參加,老師也期待透過對科學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創意與學習動機。
(古華國小校長 bulaluyang(郭宏明) 排灣族:
我們小朋友非常地期待,能夠透過這個科學教育活動裡面,讓我們原住民的小朋友,在科學方面能夠被提升,也認識更多跟科學有關的知識 知能)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 江國樑:
你以為我在遊戲對不對,其實我在學習,你以為我在學習,其實我在享樂趣,你以為我在享樂趣,其實我在累積我們世代的能力,我要來鼓舞大家)
生活就是科學,只要多花心思觀察處處都是科學,科普列車希望藉由科學活動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也期待未來科學運用能更多元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