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puljaljuyan(李耀維) 台北市

台灣燈會設美食攤位 原民攤商嘆買氣差

台灣燈會除了有絢麗的花燈、優秀的表演團體之外,考量到民眾在逛燈會的時候,一定想解解嘴饞,所以在松菸文創園區的展區中,就設置了中、西、日、原民、以及東南亞等等的美食攤位,讓大家在逛燈會的同時也能滿足味蕾。但執行市集的團隊似乎是因為第一次嘗試跟原民的攤商合作,導致規劃不怎麼完善,就有部落的攤商也者表示,買氣沒有想像中的好。

為了配合台灣燈會在台北市舉行,松菸文創園區舉辦元宵市集,網羅中、西、日、原民、以及東南亞等美食攤位,讓民眾逛燈會同時,也能滿足味蕾。

(民眾 張小姐:
松山很少看到原住民部落來賣些,他們當地的一個特產,然後我就看到店名很吸引我,然後能買到原住民部落的(產品),所以很開心。)

但整條市集放眼望去,雖然有規劃幾個原民攤位進駐,但環顧四周,並沒有特別告示,也沒有集中原民攤位,想要辨識出族群差異性,就得仰賴民眾的眼睛。

(民眾:
走過來才看到的,外面沒有攤子。)

(民眾:
(進來的時候你們有感覺到差異嗎?)沒有,就以為是他裝飾這樣,特色。)

原民攤商特別購置木盒子,將小米甜甜圈整齊排列,自備裝飾吸客,同時也凸顯出族群的產品特色。

(攤商 唐復麟 排灣族:
在這個地方是很好的一個場地,你在空間的規劃上面設計的可以更細一點。)

(攤商 Fuyang Lipung 阿美族:
即便是這個疫情期間,我在台中或是屏東,也是疫情那麼期間,以現在來講這個消費群,不如以往這個(燈會)市集的交易熱絡,幾千塊,3千塊有時候幾百塊。)

(電訪 知名市集執行總監 張頌青:
因為其實我們過去,過去比較少有這樣子的機會,跟這樣子的單位合作。)

張頌青也表示首次嘗試與原民攤位合作,在設計規劃上,其實有參考原民店家營運空間需求,族人就建議,招商單位可多琢磨在原民攤商的特殊性,與一般夜市攤位區隔,達到互利互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