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開啟了今年度的《原住民重點學校辦理校際交流計畫》,提供原民國小生互動學習,也期盼非原民的學校能加入行列,讓更多學生認識原民教育,並也期待能促進「全民原教」的普及性,提升學生對族群文化的認識與發展。
為增進學生認識彼此民族文化的交流機會,教育部國教署開啟了《原住民重點學校辦理校際交流計畫》,是希望透過校際間的參訪交流,提供原民學生互動學習;而台東縣崁頂國小日前也參訪了南澳國小,體驗不同族群在小米文化發展出的民族植物、以及部落生活,崁頂國小教務主任也透露,在參訪當中學生也學習不同族群文化的差異,更是讓學生念念不忘、意猶未盡。
(電訪 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科長 何采盈:
原教法就是通過之後,有一些全民原教的概念嘛,我們也希望說學生之間族群之間能夠互相理解。)
(電訪 台東縣崁頂國小教務組主任 許景綾:
我們學生有回饋說,他們的文化有一些部分會跟我們一樣,譬如說他們都會使用三石灶來做生火,然後家屋的蓋法也會不一樣,他們(學生)就會說,哇老師這一次我們去到那邊啊,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學生)說之後啊也想看看其他的部分。)
今年度計畫也即將開啟,國教署表示期待未來能讓更多學校參與,不僅僅是原民學校的交流,更是期望能有非原民生的參訪,從國小開始促進全民原教,進而達到理解多元文化的素養。
(電訪 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科長 何采盈:
透過校際間的參訪交流,能夠提供給原住民重點學校的學生之間,他們的互動學習,那有助於原住民還有一般學生的認識,跟體驗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那能夠營造民族間的互動網絡,進而促進全體學生對原住民族之認同與理解,然後達到全民原教的教育課題。)
國教署表示有意申請的學校,可於4月1日前送計畫書至各縣市政府審查。而接下來也將持續提供,原住民族重點學校相關資源,讓學生享有更完整原民教育的保障,也為原民文化的發展、增添永續發展的能量,讓民族教育持續向上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