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台菲海外科研中心,偕同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舉行生態景觀和資源管理的工作坊,昨(27)天是來到烏來部落踏查,期待能在原鄉地區爬梳自然資源運用的經驗,探討原住民族與生態共生和諧的生存模式。
促進南島民的交流,政大台菲海外科研中心,舉行'台灣和東南亞的生態景觀和資源管理工作坊,針對台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及生態共生的生存模式,來自菲律賓的高等教育委員會、以及許多大學教授,27號是來到烏來部落進行踏查,認識台灣原鄉地區的資源共管。
(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Ronald Adamat:
我也很欣賞泰雅族人,即使他們與非原住民,生活在一起,仍然能夠保存,和宣揚他們的文化,我在這趟旅程,以及這次的交流經驗,學到非常多)
今年透過工作坊的模式,爬梳台灣原住民族從殖民時代,資源被掠奪的歷史、及溫泉觀光業的發展,所造成地景的改變,從中找回當代原民的發展地位,並分享如何建構原民知識體系、和語言文化教育的經驗。對此,政大民族學系教授官大偉表示,從土地做起,有助於整體社會的發展。
(政大民族學系教授 官大偉 泰雅族:
不管是台灣或是,菲律賓的原住民,有一個很重要的共同特色,就是我們跟土地有密切的連結,怎麼樣去進行社會的溝通,讓社會對於這個,原住民族的文化 知識,以及它能夠對於,整體社會發展,創造成的貢獻,能夠有更多的了解)
(Partido州立大學校長 Dr. Raul G. Bradecina :
身為Partido州立大學的校長,未來我計畫送教職人員來台,攻讀原住民族知識相關學位,如此一來 我們能獲得不同觀點,從相似的歷史與文化當中,交流彼此的經驗)
政大台菲海外科研中心表示,透過台灣與菲律賓的學術合作,期盼能在原住民知識、在地知識、以及永續發展等相關研究,促進台菲兩國的原住民族,在文化地景保存、和社會發展,都能達到共生和諧的生活方式,並且期待從教育層面的交流,促進與社會的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