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
記者
No(林遠沖) 台中霧峰

帶小米回部落!農委會辦復育活動找回文化

小米是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之一,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但隨著時代變遷,小米品種在台灣流失相當嚴重,為了協助原住民族人找回小米文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辦理《帶小米回部落-傳統品系田間觀摩推廣行動》,農試所除了在農場裡復育將近百種的小米品種外,同時也進行保種工作,活動中以致贈許多種原,讓與會族人帶回去種植,除了延續小米的生命外,也希望延續原住民小米文化。

農委會農試所保有100種台灣小米種原,但這些種原要回到土地生長,才是保存這些種原的最大意義,因此農委會農試所辦理帶小米回部落活動,將部分種原分送給各個部落族人,讓種原保存更具意義。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副所長 蔡致榮:
種原的最重要目的要活用,所以我們也想到說,要讓這個種原回到部落去,那有這個以後呢,當然食物回來了,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傳承都回來了。)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巴清雄 魯凱族:
小米跟文化產生很重要的連結,也跟我們的這個飲食有關係,所以我們為什麼每年都願意種植小米,去永續保留,這個就是我們做重要的一個使命。)

農試所副所長表示,小米不僅是原住民族傳統作物之一,更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但隨著時代變遷,經濟作物的取代,讓許多小米品種在台灣漸漸流失,因此農試所藉著響應2023國際小米年活動,來舉辦小米分贈儀式,發揮更大的價值。

(小米文化工作者 Pagung Tomi 泰雅族:
我們現在大部分的部落,都在種經濟作物,可是經濟作物帶不回來語言,帶不回來文化,也帶不回來儀式,那只有堅持在種小米,讓小米復育這一件事情,它可以連語言也都回來,文化也回來,儀式也回來。)

(花蓮原住民野菜學校校長 吳雪月 阿美族:
我們阿美族現在種小米的不多,所以我一直想說看看有沒有機會,利用這一次拿一些種原,然後回去來種。)

這次活動除了分贈小米種原給族人外,同時也展示農試所內復育,以及育種的100種小米,希望藉由農試所與部落族人的共同努力,一起來保存台灣的小米品種,也一起來保存原住民族的小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