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越來越極端,國內討論高溫假也越來越熱烈,從事戶外工作的勞工,工作環境也越來越嚴苛,要求訂定 高溫假及相關補償津貼,不過目前國內外都沒有相關的法令保障,勞團就呼籲 應儘速修法,保障勞工的職業安全。
高喊著口號,要求要有勞工高溫假及津貼。隨著氣候變遷,夏日高溫也屢創新高,從事戶外高空洗窗的阿美青年表示,自己會準備充足的飲水及防賽用品,以免在高空中暑,救援困難。
(電訪 洗窗工人 Kalitang 阿美族:
我們在高空會帶一個保冰袋,裡面都會有一些解熱的東西,像冰毛巾什麼的,如果是有(高溫假)法規的話,當然是好的阿,比如我們自己要放假的話,我們就會比較吃虧,因為老闆說你就沒有薪水,那如果有法規的話,還有補助啊還有什麼的。)
對於是否立法設立高溫假標準,根據職安法條規定,工作場所有立即發生危險之虞時,雇主或工作場所負責人應即令停止作業,並使勞工退避至安全場所,勞團也期盼對於勞工遇到高溫的時候,也能有相同保障。
(中華快遞企業工會理事 郭勵治:
當溫度超過一定溫度的時候,應該要有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安排避免在高溫下的工作,降低勞工熱傷害的風險,更應該在有業務需求時,不得已必須於高溫出行時,給予適當的高溫津貼。)
(臺灣鐵路產業工會秘書長 朱智宇:
那他們在室內進行的,不管是搬運他們的修車的材料,或者是進行火車修繕過程中的焊接作業,其實往往會發生,因為工作產生的熱源,無法排除的狀況,所以不僅僅是戶外高溫要被重視,室內因為工作產生的高溫狀況,也應該要被重視。)
立委表示,國內目前雖然尚無高溫假、及高溫津貼的相關規定,但雇主可讓勞工避開高溫時段、調整勞工工作型態,擬定勞工健康調適策略。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邱顯智:
根據職安法43條的規定,如果雇主違反本法第六條第一項,未提供必要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以防止高溫引起的危害的話,將處以3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的罰緩。)
勞動部雖訂有「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但指引沒有強制性,雇主落實機率低。面對極端的氣候變遷,勞工的工作環境條件也越來越嚴苛,勞團指出訂定高溫假刻不容緩,呼籲正視勞工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