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da mangal tg6 sngqnaras mseusa Pulima ka 林安琪
邁入第六屆的《Pulima藝術獎》盛大登場,獎項由來自花蓮的曾于軒、卓家安、余欣蘭拿下,而增設獎金100萬的雙年獎,是由泰雅族的藝術家-林安琪奪得。
二年一度的《Pulima藝術獎》,今年是邁入第六屆,有將近百件的參賽作品,角逐原住民族藝術的指標榮耀,而今年評審團及表演藝術獎得主,都是來自花蓮光復馬太鞍及太巴塱部落的藝術家,以獨特的視野展現部落人物的小故事、以及思考返鄉過程中的感受。
(評審團獎得主 Posak(曾于軒) Amis
Mangal sngqnaras qpuruh psgaaw
Posak(曾于軒) Amis
我一直在皓皓(作品主角)的表演當中,或是那個時代的表演者,在我的感受上我得到一種鼓勵跟自由跟活力,我相信這樣的創作,也可以激勵其他的人。)
(表演藝術獎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 Amis
Mangal sngqnaras pdmhaw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 Amis
因為這齣戲主要是在講的(故事),不只是原住民的符號跟原住民的美而已,它還有很多在講,原住民在部落裡面到底是怎麼生活的,有很多部落裡面的小人物的故事。)
另外,在視覺藝術及雙年獎項,藝術家從傳統文化探究部落性別分工、以及身分認同與歸屬感,讓文化的樣貌,有了不一樣的詮釋。
(視覺藝術獎得主 Rngrang·Hungul(余欣蘭) Truku
Mangal sngqnaras mseusa dowriq
Rngrang·Hungul(余欣蘭) Truku
我是很純粹地只想記錄,媽媽是一個獵人的身分,在台灣原住民裡面,在講狩獵議題在講獵人議題的時候,外面的解讀會有一點片面,我想用媽媽的一個生活故事,我想用這種方式呈現出來。)
(雙年獎得主 Ciwas Tahos(林安琪) Atayal
Mangal sngqnaras dhdha hngkawas
Ciwas Tahos(林安琪) Atayal
就覺得說我現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管是原住民族群或者是酷兒族群,我們可以再用另外一個方式被看到,迭馬哈霍伊這個空間,這個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酷兒空間的精神,在透過創作可以在我們當代這樣的空間裡面,再重新被認識。)
這一次《Pulima藝術獎》,不僅增設獎金100萬的雙年獎大獎,更是承襲過往經驗,讓原住民族藝術創作有了新的發現。
(原文會董事長 Maraos Tao
Bukung qmpringan kngkla kndsan Seeji Tnpusu
Maraos Tao
創作是一個很漫長,然後也是一個快樂的過程,這一次我們把我們的獎項設定了4個面向,我覺得是可以讓Pulima 在第六屆有更新的發現。)
2023《Pulima藝術獎》完美落幕,9月也將在花蓮文創園區,展出今年獲獎作品,期望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能分享給更多的民眾。
